约2670字。
《差别》教案
和平县福和高级中学陈明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微型小说的定义,鉴赏小说的表现手法
2.体会构思精巧的特点,理解人物的代表意义
3.在感悟中,读出他人,读出精华,读出自己。
4.培养想象和推断能力,续写小说的精彩结尾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鉴赏小说的表现手法
2.理解作品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设想
本文虽短,情节简单,但其对比式的叙事及人物性格反映出来的现实思考,值得深入探讨。小说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故事涉及职场升迁,故本课教学可从小说鉴赏拓展到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讨论,以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四、教学课时:一节课
五、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
有两块花岗岩石头,一起被运到一座佛寺。其中一块被雕成一个非常精致的佛像,另一块被做成台阶。每天都有很多人踏着这块台阶来到佛像前顶礼膜拜。一天,做成台阶的花岗岩忿忿不平,对佛像说:我们两个都是花岗岩,而且来自同一座山,凭什么你就受万人膜拜,而我说就受人踩呢?佛像听后,就淡淡说,你只要三两刀就做成台阶,而我要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
故事讲完了,那么你们认为,造成这两块花岗岩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确;(三两刀、千刀万剐——是否经过锤炼、磨炼、苦难等差别。从这两块花岗岩的差别不难看出。但是,我们人与人之间,往往也存在很多的差别,可惜,我们往往看不到。所以,我们更要用心去品读《差别》这篇微型小说。)
(展示课件:诵读全文,熟悉内容,了解人物)
(二)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简单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
阿诺德和布鲁诺年龄相同,工作地点相同,起点薪水相同,阿诺德备受青睐,布鲁诺则停步不前,布鲁诺对老板发牢骚,老板听后让两人分头去集市收集了解信息。布鲁诺跑了三次才得到结果,阿诺德一次就得到了,还带来许多其它相关信息。
2.小说的场景也比较简单,提到哪两个场景?(提到哪两个地方?)
一家店铺、市集
3.两人有何相同之处?用原话回答。
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同样的薪水,(受老板吩咐做同一件事)
4.能否如此理解?两人当初的起点相同、客观环境、条件相同?
能。
5.那么后来两人是否同步发展?
不是。
6.就是说两人后来拉开了差距,产生了差别,是吗?
7.表面上,他们有什么差别?
阿诺德青云直上,布鲁诺原地踏步;同去集市观察情况,得来的信息一多一少。
8.说说阿诺德和布鲁诺这两个人物的优点和不足,他们真正的差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