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ppt7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八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2.0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11 19:31:0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44张,有教案和视频文件。本课件内容充实,材料丰富,体现教学重难点。整体感知清楚明了。品味语言到位,并有许多赏析示例,而名家谈散文、谈语言资料更充实加深了学习的内容。并且拓展到其他传统风俗及温州民谣《十二月令》。有此辅助教授,既可提升学生语文学养,又可拓宽知识面。可视可感,很实用。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的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习惯。
  4、通过对传统民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操,并且形成自己对民俗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古诗猜传统节日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李静山
  (端午节)
  2、让学生讲一讲“端午节的来历”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3、说一说你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过渡:有一位作家汪曾祺,他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端午节,他吃什么、玩什么?下面我们走进《端午的鸭蛋》,读读这篇文章,也许我们会咂摸出如许滋味?展示课题。
  二、阅读文本,把握文意
  1、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请用一两句话说说文章写了些什么?
  端午的风俗(1)家乡的鸭蛋(2-3)端午的鸭蛋(4-6)
  2、局部阅读,把握内容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请速读第1段,并用笔划出这些风俗。)
  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端午风俗           贴五毒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 (炒苋菜、油爆虾、咸鸭蛋 …)
  (2)朗读课文(2-3),作者在这部分具体写了些什么?
  名声:肃然起敬、必用纸条特别标明、清代袁枚的《腌蛋》
  说咸鸭蛋
  特点:质细而油多
  (3)速读课文(4-6),作者在端午的鸭蛋部分写了些什么?
  端午            挂“鸭蛋络子”
  玩鸭蛋           挑鸭蛋、吃鸭蛋
  鸭蛋壳装萤火虫
  三、“品一品鸭蛋”
  1、思考:在对家乡端午的鸭蛋的描写中,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受?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与留恋。
  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找寻诗意,即便是一只平平常常的咸鸭蛋,都能尝出生活的滋味,快乐无小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