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30字。
推陈而出新,想像再创造
――例析“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曹金春
【考点揭秘】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热点考点。推断是推测断定,或者说是指根据已知材料,经过推测断定后形成的新的认识和结论,它的实质就是创新,属于逻辑思维。想像是指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合,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的核心是创造,属于形象思维。推断有归纳概括性推断和理解性推断两种;想像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想像和拓展性想像两种。推断要有根据,切不可主观臆断,原因(条件)与结果之间要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想像要合理,合乎事理、情理。推断和想像在设题时既可以根据全文的内容,也可以根据重点语段;还可以变换叙述角度和变换表达方式。
【解题技法】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是一种要求较高的综合能力,需要学生具有综合上下文、广泛联系多方思考的能力。因此,要解答好这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文章整体内容的全面理解,对基本信息的准确提炼。要想整体把握文意,首先要精读原文,标记重点词句;然后才能统揽全局,过滤重要信息,概括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如作者的观点、文章所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特征等等。若采取把题目的内容与文章中某一语言单位(句子、词语等)进行简单对照的方式,那既费时,又无法保证答案正确性。只有读通全文,掌握了主要内容,做题才胸有全局,才不会失之一隅。
2.调动积累,综合推理。这一类问题的答案,在原材料中没有明确出现,可以通过分析推敲,推断出来。但是在原材料中的语句,是不够全面的,仅凭这些有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这就需要学生平时要多练习、多积累,做题时要讲究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吃透原文,又要充分调动知识积淀,融会贯通,进行推理,找出正确答案。
3.注意一些关键语言环节。语言形式的提示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应密切关注,抓住了某些关键词语也就可能找到了打开思路的钥匙。如表时间、主次、判断、因果、类比、总结概括等语句等。试题中要点设置的常见语言形式有:今后将成为主要方面,有望在近期获得解决,有可能实现,……是绝对不可能的,将有重大意义,因此人们产生了某方面的想法,只有……才能有某方面的结果,必须……否则将不能实现,……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作者对这一点是持否定(肯定)态度的,可以进行某项试验,已经找到了某方面的方法(结论、线索),与某种现象(做法、问题)一样此问题也将成为……,等等。
【例题分析】
一、推断类
例1、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赠送给布什总统一套中英文两种版本的《孙子兵法》。舆论认为,例行国宾级的赠书,一般都是赠送一些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民俗、中医药及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和现代面貌的书籍,这次胡锦涛主席赠送给布什总统一套《孙子兵法》,多少显得有些“非比寻常”。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能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外,综合下面几则材料,揣摩胡锦涛主席赠送《孙子兵法》给布什总统的深刻用意。
材料一:《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它所提出的原则和策略,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中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孙子在《兵法》中提出的"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不战而屈人之兵"(注:意思是不经过战争就能取得胜利是战争的最高境界)等作战原则是其战略思想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