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11 10:30: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30字。
  《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司马迁的生平经历,理解其“发愤著书”的创作心理。
  2、理解资中筠写这篇文章的写作心理:同样是因为“意有所郁结,以舒其愤”。
  教学重点:理解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创作心理。
  课前预习:查找关于司马迁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到司马迁,那是一颗需要我们仰望的文学星辰,我们期待能了解他更多的故事。
  下面我们请同学们自己讲讲回去搜集到的关于司马迁的故事。
  1、二十漫游。
  世代史官的家庭,父亲司马谈有志于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书,并积极为此准备。但后来觉得自己年事已高,精力学识皆不济,于是寄厚望于司马迁,并着力培养他。让其饱览诗书之后,行万里路。他要求儿子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全国漫游。
  他在汨罗江畔高声朗诵屈原的诗,痛哭流涕;他在曲阜学行古礼,表达对孔子的纪念;他在孟尝君的故乡考察当地民风与好客养士的关系。这是为《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
  2、李陵之祸
  22岁漫游归来,位任郎中。38岁继父职:太史令。开始写《史记》。47岁时,匈奴犯汉,李陵气傲领五千(少)兵抗击,上得战场,捷报连连,朝廷内夸饰之词满溢的同时,匈奴集所有兵力应付李陵,于是寡不敌众战败被俘。
  武帝问,史官直言。获罪为阶下囚,一年后,判死刑。
  3、痛下蚕室
  汉朝刑法:死罪犯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为缴纳五十万钱,二十宫刑。清贫史官,下蚕室,坚强的苟活于羞辱中。50岁出狱,为中书令(传达文件的宦官),恍惚只为《史记》延残喘。直到孙子为候,汉宣帝时,《史记》才得以见天日。
  二、问题:
  1、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么你怎么理解司马迁在自己的生死面前所作的选择?
  明确:有志之士忍辱者,必为负重——发愤著书,延续生命的意义。
  2、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意有所郁结,以舒其愤”是写作的一种心理契机。比如,本文的作者资中筠,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不是也处在这样的心理契机之中?
  “在那段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怀着压抑无告,欲哭无泪的心情,通读了《史记》”,于是恍然悟得,于是强烈的共鸣。
  总结思考:发愤作书者,书必然内容充实、精神饱满。用资中筠在文中的词就是——“奇气”。所以,我们同学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尝试着去寻找自己的“动感地带”。好,下面我们来细读文本,看看资中筠在《史记》里发现了怎样的“奇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