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0道题,约9730个字。
阳新实中2007年秋初二语、数、外、物四科联赛
语文试卷
制题人郭西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除11题8分、14题6分外,其余每题2分,计40分)
1、下列各组词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气愤气氛B、稀疏窸窣C、轻盈清音D、标志标致
2、对“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选自《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分析全面正确的是()
A、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我党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
B、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我党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
C、用对比手法,强调了我党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
D、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我党在这个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巩固并扩大了根据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大菱受伤后,“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选自《芦花荡》)对这句分析正确的是()
A、“无力地坐下来”,这一动作描写暗示了老英雄自尊心受到伤害;“飒飒的风响”,是真实的自然环境描写,但也暗示了老英雄灰心失望的情绪。
B、“无力地坐下来”这一动作描写暗示了老英雄悲观沮丧;“飒飒的风响”,是真实的自然环境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C、“无力地坐下来”这一动作描写暗示了老英雄自尊心受到伤害;“飒飒的风响”,不仅写出了风凉,同时也暗示了老英雄的心凉,为下文的复仇热望铺垫。
D、“无力地坐下来”这一动作描写暗示了老英雄悲观沮丧;“飒飒的风响”,有力地说明了老英雄护送大菱失利是有不可避免的原因的。
4、“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选自《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对这句意味深长的句子理解正确全面的是()
A、作者将英法政府和人民区分开来,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强迫英法人民所犯的罪行。
B、统治者的罪行在于掠夺,不在于统治本国人民。
C、作者将英法政府和人民区分开来,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英法人民和中国人民是友好的。
D、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不能把这一罪行强加在英法人民身上。
5、对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精神不振作)
B、他(老王)送的冰比他前任的大一倍,冰价相等。(“前任”大词小用,语言诙谐有趣味)
C、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个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补”写出了匠师们的细心、匠心,说明他们注重图画美,善于将单调化为多彩。)
D、石拱桥在世界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结构坚固,而且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与“形式优美”语序应该颠倒)
6、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服药不当,往往会引起不良________。
②孟夫子就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的_____________.
③老舍成功的_______了骆驼祥子这个典型形象。
④他多次到三峡一带____________,研究那里的地形地貌。
A、反映原形刻画考察 B、反应原形刻划考查
C、反应原型刻画考察 D、反映原型刻划考查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就会相信。
B:他经常严格要求自己,从不迟到或早退。
C: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必须加强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D: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8、下面各项对卞之琳的《断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人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成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图: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诗歌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两个句子是()和()。
要形成讲礼貌的风气,就要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要有好的语感。________。假如心里老是考虑“我要讲礼貌,我要讲礼貌”,这是很勉强的,勉强的事情是不能持久的。________。所以要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不必想,自然而然地做到不使人家不舒服。叶圣陶先生的话是十分中肯的。
A.有了文明习惯,有了好的语感,讲起礼貌来就自然,就靠得住。
B.良好的语感是一个人语言素质高的表现,是在长期的积累和运用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