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040个字。
专题四记叙性作品阅读
四川自贡何泽彬
●考点研读
课标要求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考点阐释
与课标要求对应,结合近三年的中考,本专题讲解本分主要从散文阅读和小说阅读进行复习,一般记叙文和其他文学类记叙文我们赞不涉及。现在将记叙文的考点归纳如后:①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一些关键性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②能体会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③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语句。④能划分文章的层次和结构,看出文章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文章的基本思路。⑤能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文章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⑥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中心。⑦能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⑧能初步领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并能分析其作用。⑥结合语境理解、品析词语、句子的含义、文章的语言特色。⑨开放性题目。
●阅卷报告
例1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⑵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⑶回忆中的寒冷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⑷江汉平原的冬天,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在冰上行走。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⑸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⑹那时候难得看上一场电影,而且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露天电影。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电影,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这点寒冷算什么?
⑺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
⑻现在却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⑼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
⑽不仅仅是孩子们。
⑾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我不知道这样会有什么好结果。
⑿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⒀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选自《散文选刊》,文章有改动;2007年浙江台州中考语文试题)
1.第⑶段中“异乎寻常的味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典型误答】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