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10字。
记叙的要素和方法
——记叙文阅读知识之一
湖北 赵俊辉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自己感受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展现给读者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记叙文在初中课文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考场现代文阅读中也以记叙文阅读训练最为广泛。如何抓住记叙文的特点,把握记叙文的知识体系,进行科学系统有效的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我将和同学们在今后以专题的形式来学习记叙文阅读知识和技巧。今天讲解的是记叙的要素和方法。
一篇记叙文,要写清楚人物和事件,就要交待清楚记叙的要素。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一般来说,每篇记叙文都应具备这六要素,把这些要素交待清楚,内容才显得完整,读者才能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记叙的方法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
顺叙,是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以时间顺序来写“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山中访友》一文,就是从出门过古桥进树林看山泉等地点来记叙山中美景的;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生命,生命》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它的特点是可以丰富作品的内容,灵活地跨越时空的限制,使故事情节更复杂,人物形象更丰满,也可以诠释一些疑问。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写着百花园中的景色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又给百草园抹上了一层神话的色彩,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
【实战训练】
没被改写的人生
文/姜钦峰
他出生在香港一个贫困家庭,很小就被家人送到戏班。那时,演戏是下九流的行当,只有走投无路的穷苦人家,才有此举。
按照旧时梨园行的规矩,父亲同戏班签了生死状,在约定期限内,他的生杀大权都在师傅手中。戏班里的管教异常严厉,本该在父母膝下承欢的年纪,他却在师傅的鞭子与辱骂下练功,吃尽苦头。时间不长,他就偷偷跑回了家,父亲勃然大怒,坚决叫他回去:“做人应当信守承诺,已经签了合同,绝不能半途而废。咱人虽穷,志不能短!”他只好重新回到戏班,刻苦练功,这一练就是十几年。
终于学有所成,戏曲行业一落千丈,他空有一身本事,却毫无用武之地。当时香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