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40字。试卷内容很适合课改实验区的学生用,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比较全面!
2 0 0 8年中考模拟训练题
(拟题:韩宗秀 卷面分数:120分 考试时限: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
书写(6分)
请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格子里:
主动学习,切磋学问,砥砺思想,提高素养。
(注意: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边的答案文字都要认真书写。)
阅读(54分)
一、阅读下面几则古文,然后答题。(本题共6小题,计11分)
【材料1】
良药苦口利于病, 利于行。 《孔子家语》
【材料2】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材料3】
子a墨子①怒②耕柱子③。耕柱子曰:“我毋俞④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太行,驾骥⑤与羊,我将谁驱⑥?”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⑦。”子墨子曰:“我亦以子b为足以责。”
【注释】①墨子: ②怒:责备。 ③耕柱子:是墨子门下较优秀的一名弟子。④俞:超过,胜。 ⑤骥:良马。 ⑥我将谁驱:就是“我将驱谁”。古汉语中疑问句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前置。驱,赶,鞭打。⑦足以责:值得鞭责。因为好马感觉灵敏,鞭打可以使之跑得更快。
1、在材料1的横线上填一四字词语,将此句补充完整。(1分)
2、用自己的话说出材料2中加波浪线语句的大意。(2分)
3、解释材料3中两个加点“子”字的意思。(2分)
4、请用原文回答材料3墨子怒责耕柱子的原因。(2分)
5、结合材料3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墨子的说话艺术。(2分)
6、材料3中注释①遗漏了对墨子的介绍。请你根据所学课文简介墨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主张。(2分)
二、阅读下文,然后答题。(本题共8小题,计16分)
永远的名胜 刘 锐
⑴第一次到三游洞,就觉得累。
⑵那倒不是因为它“危径不容足”的难于登临,而是文化的负重。沿桃源之路循级而上,你便发现每一步踏的都是诗文,每一步发出的都是吟唱。在这里,你的思路必须保持非常的清醒和理性,否则就很可能跌入某位诗人的意境里,再也拔不出来了。在中国,没有文化落脚过吟唱过的山水是没有生命张力的山水。
⑶人们到岳阳楼、白帝城、寒山寺游览,都早已变得不是观察景物,而仅仅为了寻找和感悟那几首在儿时就能背诵的诗文的氛围。
⑷或许,这样的一份虔诚换来的只能是一份遗憾。譬如“逝者如斯”的那条川竟只是一条平常的河。而大名鼎鼎的阳关也仅是一块荒芜的大戈壁。但旅人们谁会去抱怨那些文化,那些文字,难道这份厚重的遗产将我们的情思润泽得还不够么?
⑸且不说三游洞高嵌绝壁,茫茫缈缈有仙境之志,且不说它藤帘相挂,脚下碧水流翠,也不说洞内貌窦云腴似的钟乳石,“三钟”、“地鼓”、“劳磬”的玄奥壮观。单是浸润在三游洞的那份文化,也足以让所有的旅人心满意足地游完全程。
⑹公元819年3月10日,天高云淡。白居易怀着失意与惆怅,与阿弟白行简,由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