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28 14:41:3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复习教案,约5520字。
九年级语文复习之《<梦溪笔谈>二则》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我国古代科技,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兴趣。了解身边的科技发展情况,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科学氛围。
2、联系课文的背景,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3、掌握课文中的常见文言文实词词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的常见文言文实词词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中的常见文言文实词词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准备:课本、教学案等
教学类型:复习
教学课时:二课时
学科:语文
主备人:陈万华          复备人:陈万华         任教班级:九(9、12)班
教学后记:
通过复习,让学生探讨课文内容,掌握文意及语言特点,了解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以提问、投影进行引导、串联。作品主题《梦溪笔谈》这部中国文化史上的综合性笔记体巨著,总结了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以虫治虫》给予我们“生物防治”、“环保”等方面的思考和启示。学习《梵天寺木塔》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成就,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了热爱科学的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请学生展示各自收集的有关本课的图片、资料,教师作总结,并点评准备材料,看谁准备得最详细。
二、相关链接
简介作者沈括和《梦溪笔谈》
三、复习《以虫治虫》
1、复习文言实词和虚词
庆州界( 地域,范围 )生子方虫      方(  正当,正在 )为(成为 )秋田之害
以( 用        )钳搏之      悉(  全部    )为两段
岁以( 因为 )大穰(  丰收    )     土人(   本地人   )谓之
2、指名翻译全文,突出重点语句
(1)方为秋田之害:
译:正要成为秋田里庄稼的祸害。
(2)则以钳搏之,悉为二段:
译: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3)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十天后,子方虫全部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3、内容简要分析
(1) 简述文章主要内容。
《以虫治虫》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
(2)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                                     
   答: 形状    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
        办法    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3)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