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8520字。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唐山市海港高级中学郭希芝)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逡巡(qūn) 从散约败(zòng) 氓隶(máng) 鞭笞天下(chī)
B.瞋目(chēn) 人为刀俎(zǔ) 戮力(lù) 按剑而跽(jì)
C.逦迤(yǐlǐ) 莳(shì)弄 勖(xù) 缫(sāo)
D.缁珠(zīzhū) 剽(piāo)窃 聃(dān) 铛(d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追亡逐北 因利乘便 威震四海 廊腰蔓回
B.云集响应 嬴粮影从 深谋远虑 度长絜大
C.同年而语 项庄舞剑 矫首遐观 茂林修竹
D.趣舍万殊 静燥不同 情随事迁 惠风和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晓晓欣喜若狂,因为她收到了弟弟发来的关于他考上博士研究生的手机短信。
B.《哦,香雪》刻画了香雪等农村姑娘活泼可爱,纯朴善良,热切向往外面的世界,反映了古老农村正渐渐苏醒。
C.年轻一代有没有创新意识,能不能与时俱进,是这个民族崛起、强盛的根本原因。
D.一晃十年过去了,但当年朝夕相处的同学们那亲切的笑容、幽默的话语,还会时常
浮现在我眼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能用括号中的熟语代替的一项是 ( )
A.邓小平同志深谋远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重要构想。(高瞻远瞩)
B.芹芹不仅数理化学得好,而且琴棋书画样样行,我怎么能跟她同日而语呢?(一视同仁)
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需要少说冠冕堂皇的空话,多做利国利民的
事情。(名正言顺)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表面是说书中人,实际针对的是我。(醉翁之意不在酒)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怎么了,你?”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问道。
B.“就是——”她走近几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
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C.一个王后是如何的尊贵呀?会如何的被人们像捧着天上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的呀?
假如我能够想象,那一定是一件有趣的事。
D.本来约好下午两点钟在广场见面,可我足足等了二、三个小时,他才慢腾腾地走来。
6.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 )
A.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之后华而不实的骈俪文,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B.杜牧,字牧之,号樊川,诗歌清理自然,有“小杜”之称,与李清照合称“小李杜”。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后人称他靖节先生,《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辞官归隐之作。
E.韩愈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7.填入下表列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提高改革措施的透明度,改善居民的心理预期,鼓励居民增加 消费。
(2)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
高 的作品来的。
(3) 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而不及时报告,实际上就是一种犯罪行为。
(4)这些作文材料是我在图书馆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起来的,实在来之不易。
A.定期 品位 袒护 收集 B.即期 品位 庇护 搜集
C.即期 品味 袒护 搜集 D.定期 品味 庇护 收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9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