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40张,本课设计包括教案和课件,课件音乐优美,画面清新,并有课文朗诵,非常实用。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外国诗歌知识,领略外国诗人的优秀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
2、了解裴多菲的简历及其创作过程。
能力目标
1、体会诗作蕴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及诗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
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本诗表现手法,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德育目标
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把握一组组意象群和层层递进、富于变化的诗歌形式。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2、比较阅读法。将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和舒婷的《致橡树》进行比较,这样可使学生对内容、情感及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
一 、导言
爱情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最复杂最微妙的关系,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留下无尽动人诗篇。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爱情诗。(幻灯显示课题:我愿意是急流)
二 、诗人小传及解题
(点击小标题:诗人小传及解题)
裴多菲:19世纪匈牙利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参加卫国战争1849年7月英勇死在哥萨克兵的矛头上,年仅26岁。
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诗篇给她,这首诗可以看作他献给尤丽亚的一首爱情诗。(回主页)
三、整体感知
(点击小标题:整体感知)
1、 学生依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将这首诗歌自由朗读一遍。(点击背景音乐标志)
强调:情感处理恰当。
2、 正音(点击出现) 窠:kē
讨论用何情感朗读。
学生答。
老师小结。参考:强烈情感、缠绵的倾诉、深情恋情、浓烈情感、由衷、一往情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