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7张,另有配套教案,相关素材需要在网站单独下载。.
第二单元 道德修养
《渔家傲》《天净沙·秋思》
范仲淹 马致远
执教者:lqhyc 执教班级:初二(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边疆战士生活的艰辛和秋景的萧瑟。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词曲的意境。
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感悟词人功业未立、思念家乡的复杂情感及游子思乡的愁绪。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边疆战士生活的艰辛和秋景的萧瑟。
2.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感悟词人功业未立、思念家乡的复杂情感及游子思乡的愁绪。
★教学难点
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词曲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我请大家静静地用心去听一首歌,听完了谈谈自己的感受(播放歌曲《渔家傲》)。(学生:苍凉、悲凉、伤感、思乡、慷慨、悲壮、沉郁……)可见,作者在这首歌词里寄寓了极其复杂的情感。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P64,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地品悟这首北宋范仲淹的《渔家傲》(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首先请大家带着刚才感受到的情感基调,自由地放声朗诵这首词。
2.两位学生展示,点评、正音。根据刚才同学的朗诵,老师提示大家注意这些字音。
塞下sài 嶂zhàng 浊酒zhuó 燕然未勒yān lè 羌管qiāng 寐mèi
3.通过刚才的诵读,大家应该知道这是什么体裁?(词)既然是词,词牌是什么?(渔家傲)题目呢?(没有,有的版本给它起题为“秋思”,即《渔家傲·秋思》)(板书“·秋思”)词的内容一般分为两段,我们称之为什么?(上下阕)
三、理解全词。
1.下面我们分为两大组,分别朗诵上下阕。(学生分组齐读上下阕)
2.大家读得很准确,也满有气势。下面我们在两大组内,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分别自主地理解上下阕内容,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全班范围内交流讨论。
塞下:边境险要之地,这里指西北边地延州(陕西延安)当时是防西夏的军事重阵,离长城不远,故称塞下。
异:概括写出了延州境内的风光与内地大不相同的感受。
对话:如果词人是边地人,他对边地风光的感受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差吗?哪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