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水浒传》引读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选修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wmv, mp3
  • 资源大小: 30.9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21 22:26:1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6
  • 下载点数: 5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22张。本课件在解读作品上角度新颖,挖掘深刻,课件容量大资料完整。适合初高中的引读。是个有深度又富有生趣的教学工具。
《水浒传》引读
                  教学设计:cylm269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2、初步了解《水浒传》,学会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
3、学会运用一定的方法初步分析和欣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
2、能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课型: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幻灯片1)导入: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的教材里增加了名著引读的内容,《新课程标准》也对这种综合性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幻灯片2)《新课程标准》要求
“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
“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
“能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本学期我们的名著阅读任务之一就是阅读我国的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
二、(幻灯片3)《水浒传》简介
长篇通俗小说《水浒传》,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热情歌颂了我国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反抗封建统治的伟大斗争,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英雄形象,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幻灯片4)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往往是客观世界在作者头脑中的主观映照,一部伟大的作品常常是社会现实的写照,也必然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看法。所以我们阅读一部文学作品,首先必须明确这部作品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倾向。就《水浒传》这本小说的命运而言可以是时起时伏,时褒时贬,时而说它是农民起义的史诗,时而说它是诲谣诲盗之作。《水浒传》在明、清时代被列为禁书,五四运动之后它被称为农民起义的史诗。在文学大革命后期又批《水浒传》、批宋江。一部小说的评价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截然相反的评价,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如何评价这部作品呢?当然,我们的同学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三、(幻灯片5)学会分析作品的思想倾向
1、思考:(幻灯片6)鲁达为何不将郑屠绳之以法?明确:社会黑暗政治腐败
(视频1):武松告状
2、进一步引导:(幻灯片7)
《水浒》大统计 
一百单八条好汉中,有近五十种职业出身;有七十七种姓氏(李姓最多,有七人);籍贯涉及现今的十四个省市;有三十六人因种种原因屈打官司,受冤狱之苦;有史进、林冲等十六名梁山好汉在出场时报了岁数,这十六人的平均年龄人二十八岁。
3、思考:《水浒传》中塑造了哪些剥削者、压迫者的形象?
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祝朝奉
陆谦、张都监、黄文炳为代表的帮闲官僚 
梁世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 高俅、蔡京、童贯、杨戬
宋徽宗
它给我们揭示了一个“乱自上作”“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现实?
思考:既然是“乱自上作”那么作者批判的矛头是指象封建王权还是封建官僚?
明确:封建官僚。作品中梁山英雄举起的大旗是“替天行道”。
4、思考:(幻灯片9)如何评价“替天行道”?(视频2)宋江提出“替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