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晚秋》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15 17:04:0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60字。
阜宁县明达中学教学研讨课教案
登高诗专题
《长安晚秋》教案
高二语文备课组    张丽华
[教学目标]: 
 1、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归纳登高诗一般表现的思想感情;
 2、分析登高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重点赏析《长安晚秋》。
[教学重点]:《长安晚秋》景物描写的层次感以及诗人营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探究登高诗一般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登高诗回顾
(一)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提问:此诗主要通过什么手法表达诗人情感的?
明确:通过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和用典抒情委婉曲折抒发自己抱负难展,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二)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提问:此诗主要通过什么手法表达诗人情感的?
明确:诗人登高望远并运用典故,抒发自己匡国济世、功成身退、不贪恋禄位的志趣和对排斥异己的朋党势力嘲讽蔑视的情怀。
 (三)归纳总结鉴赏这两首诗的方法:
1、知人论世;2、以景入情;3、了解典故。
二、新课研讨:
(一)知人论世
赵嘏,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时进士落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陪接卿相,以求功名。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他的七言律诗清圆熟练,颇多佳句。 
(二)读诗(提读并集体朗读)
(三)解题
明确:赵嘏客居长安在一个晚秋的拂晓登高远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