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9张,诗画结合,音画结合有助于学生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诗人复杂的感情,感受诗人豪放的风格。同时配有教案。
将 进 酒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3)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
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酒) “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不见》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他的一生。 同学们能说出李白的关于酒的诗句吗? 例: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瑚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哭宣城善酿纪叟》(注:(1)老春,酒。(2)夜台,阴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李白的一首劝酒诗《将进酒》。(板书课题:将进酒)
二、背景简介 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在《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1、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2、下面,我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