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030字。河南省开封市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所有试题均答在答题卷中。第I卷1—14题在规定的位置上涂黑。
2.考生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寥廓(kuò) 分(fēn)外 粗糙(cāo) 凝神屏(bǐng)息
B.慰藉(jiè) 宁谧(mì) 猝(cù)然 疾风劲(jìn)草
C.遒(qiú)劲 罗绮(q) 佝(gōu)偻 游目骋(chěng)怀
D.彳亍(chù) 暴虐(nüè) 做窠(cháo) 玉砌(qì)雕栏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峥嵘 安详 深邃 化为乌有
B.遏制 倾圮 痴情 宽宏大量
C.笙箫 壁龛 眩耀 门庭若市
D.温馨 焦灼 斑斓 重峦迭嶂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散文的魅力, 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性,但是,要将其化成文字的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还必须靠文字娴熟,笔墨的高度净化。
②“失街亭”表现了诸葛亮临危从容,沉着镇定的良帅才干与风度,以及关心部属
军民的贤相品格。
③王昭君究竟 在哪里,空年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
君墓。 A.固然 体察 安葬 B.自然 体察 埋葬
C.自然 体恤 安葬 D.固然 体恤 埋葬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B.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至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
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
C.远处传来的歌声,让他出神入化,他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想起了家乡的山山水水,童年的点点滴滴。 D.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得不背井离乡,远渡重洋。 5.下列各句中,标点 A.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
B.最近我在书桌上摆上两件小青铜像:一件是罗丹创作的“女人的手”,一件是玛伊约尔创作的“勒达像”。
C.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D.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山鹰文学社”是由我校一批非常酷爱文学的同学组成的,社刊为《山鹰》。
B.牛车在蜿蜒的山道上行进,亲切的民歌在耳旁回响,他不能不感到那并非故乡的温
馨。 C.王老师亲切地走到我的病床前,对我说:“安心治病,落下的课,等出院后我再给你补上。” D.他是一个始终保持清廉的官员,那为妻子看病而背负的将近八万余元的债务也没有让他对送到眼前的巨款动心。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光是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它。但是当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越来越希望光波进一步为人类服务时,我们发现普通的光有一些本质的缺点:光的颜色(或波长)不单一,方向不单一,相位不一致。普通光的这种缺点,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是自发发射光,是不受控制的光。但是早在1916年爱因斯坦已经在量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过一咱崭新的概念: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可以在光波的作用(控制)下产生一种称为受激(控)发射光的过程。这就暗示了物质的原子可以通过受激发射的形式对光波进行放大的可能性。后来理论物理学家又证明:受激发射光波和激励(控制)光波具有相同的方向、波长、相位和偏振。这就为实现激光的发射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还没有提出迷种实际需求,所以激光也不可能超越时代而凭空地被发明出来。到20世纪50年代,光学技术和无线电技术的蓬勃发展,迫切地提出了发明一种能像无线电波振荡器一样地产生可被控制的光波振荡器,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激光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