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教案2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2/28 21:44: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00字。
第三部分   诗歌鉴赏
制作人 :杨艳霞   审核人:落峰寿
概述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诗歌传统的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李白到文天祥,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从山水田园到边塞诗歌,高潮迭起,名家辈出,流派众多,精彩纷呈,不胜枚举。诗人们,才华横溢,寄情世外,牢笼百态,体察入微,或沉醉或清醒,或抑郁或洒脱,风情万众,千古流芳。  现在的高中教材诗歌的比重越来越大,诗歌鉴赏也成为高考语文试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比重也有扩大的趋势。
一、诗歌鉴赏高考要求:鉴赏评价E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点阐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 
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 
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 
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等修辞技巧;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 
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指出局限性; 
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三、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特点  
(一)试题均选自唐宋诗词,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均是近体诗,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没有一年选古体诗或其他形式的诗歌  
 (二)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且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化。  
 (三)选材力避两点:1、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 
                     2、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四)鉴赏的诗歌均选自课外。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的前提。                      
第一节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一、“形象”概念: 
“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他人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