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60字。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组是( )。
A.张骞(qiān) 干涸(hé) 咫尺(zhǐ) 锐减(ruì)
B.环绕(rǎo) 繁衍(yán) 茁壮(zhuó) 裸露(luǒ)
C.远眺(tiào) 边缘(yuán) 牲畜(xù) 肋骨(lèi)
D.崩塌(tā) 清澈(chè) 吞噬(shì) 水泵(bànɡ)
2.下列短语中结构形式一致的一组是( )。
A.沙进人退 裸露胸膛 近在咫尺 绵延不绝
B.耕地废弃 西出阳关 沧海桑田 四下远眺
C.林木茁壮 绿林环绕 河水丰盈 碧波荡漾
D.荒凉萧瑟 急剧萎缩 胡杨丛生 任意掘堤
3.下列句子中叙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塔里木河对罗布泊的消亡有着直接的关系。
B.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
C.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和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D.在4世纪时,据史书记载,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
4.下列语句空缺处选填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沙进人退”在塔里木河下游变成现实,至罗布庄一带的库鲁克库姆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_________,疯狂地_________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从中穿过的218国道已有197处被沙漠____________。
(2)由于缺水,长达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城在干渴中__________。
A.合并 吞噬 埋没 崩塌
B.合拢 吞没 掩埋 坍塌
C.合并 吞没 埋没 坍塌
D.合拢 吞噬 掩埋 崩塌
5.填空题。
A.198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___________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时___________________;16年后,探险家______________又在那里___________,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B.这篇报告文学以强烈的_____________,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_______________意识,搞好_____________保护。
二、提高训练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塔里木河全长l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解放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了牧场。
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