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50个字。
《玉楼春》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宋祁的文学常识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 教学重点]:
一、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二、体会作者珍惜青春,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一、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的初步掌握。
二、对本诗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基本环节:整体感知思想感情——深入体味精辟字眼——鉴赏及方法指导
教学步骤::主观感知——互动质疑——运用联想——深入体味——朗读鉴赏——方法总结——知识迁移
宋祁(998~1062) 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子京。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初(1023)与兄宋庠同举进士,当时称为\二宋\。累迁同知礼仪院、尚书工部员外郎,知制诰。又改龙图学士、史馆修撰。修《新唐 150卷。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 宋祁曾自为墓志铭及《治戒》,自称\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郡斋读书志》说他的诗文多奇字。《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晁公武\殆以祁撰《唐书》,雕琢□削,务为艰涩,故有是言\。今存宋祁的诗文集已非完本,即以现存者而论,文章兼有骈体和散体,其中确有好奇之癖和诘屈聱牙之句。但也有博奥典雅的一面。有的散文如《题司空图诗卷末》写道:\噫!表圣,贤者也。以其贤故,一言一物为后人爱秘若此。宁当时之人举不及后人之知表圣耶?是不然。同时者□,异时者慕,尚何怪哉!\写得笔墨淋漓,有思想深度和感情色彩。诗歌也有特色,如《侨居》写道:\世路风波恶,天涯日月遒。\《送范希文》写道:\危言犹在口,飞语已磨牙。\寓慨极深,耐人吟味。宋祁也长于词,作品虽然不多,但是如〔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一阕,尤其\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写景抒情颇具特色。
这是一首词,表现春天城市游乐生活,有明显的商业市井色彩。这从“穀皱波纹迎客棹” 的“客棹”中可以看出,船是租来在水上划着玩的。作者也很注意表现春光的美好,突出气候的特点:一方面是晓寒还在,一方面绿杨已经笼烟。作者精心把这种乍暖还寒的风物,组织成一幅图画,把晓寒放在绿杨之外,加上一点雾气(烟),让画面有层次感。想来这一句,费了作者不小心力,但是并没有在后世读者心目中留下多惊喜的印象,倒是下面这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轰动一时,作者被称为“红杏尚书。
其实,这句最精彩的也就是一个“闹”字。因为是红杏,所以用“闹”字,显得生动而贴切;如果是白杏呢?就“闹”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