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950字。
第五单元 唐宋古文
gdxnyzhyts
单 元 学 习 目 标
阅读目标
1.了解唐宋古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积累唐宋八大家中相关作家的文学常识。
3.掌握文言文中涉及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4.努力练习诵读和翻译,切实提高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5.了解文章所透露的主旨思想。
写作目标
1.学习本单元运用对比、排偶、长短句,借助寓言故事塑造拟人化形象,论证严密等多种写作手法。
2.学习围绕中心组织论据,层层剖析的文章结构。
3.借鉴利用寓言故事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
4.联系实际,做议论式的小作文训练。
单 元 内 容 概 说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唐宋八大家的名作。唐宋散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次重大解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儒学复兴运动的具体成果之一,恢复了散文的主导地位。同时唐宋议论散文也不为儒术所拘限,富有创造力,渊雅雄放的文风激荡着个体生命的阳刚之气。
学习唐宋的散文,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言文翻译,随着高考文言文主观题分值的提高,翻译文言文也日益成为文言文学习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逐步加强对翻译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其次还要注意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从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来看,议论性散文越来越被阅卷老师青睐,本单元课文正好成为我们高中生学习写作的榜样。
《原毁》是韩愈“五原”作品中较为重要的一篇,“原毁”的意思是探求产生毁谤的根源。作者以儒家的道德观点为依据,比较了“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分析了“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思想根源在于懒惰和嫉妒,高度赞扬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之君子”,有力地抨击了惯于“怠”和“忌”,好说别人坏话的“今之君子”,呼吁社会改变这种妒贤嫉能的恶劣风气。作者写本文既是对社会风气的谴责,又是为自己受压抑鸣不平。本文较多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古今、人己、毁誉之间的对比,十分鲜明。
《心术》是苏洵《权书》中的一篇,为用兵策论,本文强调“治心”,即将帅的思想与军事修养,所以标题为“心术”。本文分别从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备等八个方面阐述了战争的策略思想,其中包含着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也有“怀其欲而不尽” “士欲愚”之类的封建权术。文章每节自成段落,各有中心,又有内在的联系,逻辑很严密。
《鞭贾》一文选取鞭贾的事例,进行政治联想,紧紧抓住鞭的质地进行描绘,并与朝中官员的个人能力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隐喻关系。文章语言生动传神,用描写鞭的词语来描写朝中官员,产生了很好的修辞效果。另外作者善于借寓言故事塑造拟人化的艺术形象,阐明深刻的道理,很有哲理意味。
《兴贤》一文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为文环环相扣、讲究逻辑的风范,本文开宗明义,从国家兴衰的高度提出“兴贤”的重要性,接着从历史的经验当中提炼出坚实的论据。
17原毁
教 材 学 法 建 议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约”“周”“乃”“足”“新”“旧”“善”“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逐步提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了解韩愈的思想和主张,整体感知文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识别文言现象,最后再赏析本文对比手法以及材料组织安排方面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忧时伤事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人对己的态度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素质。
学习重点
积累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特殊句式和特别语句的翻译。
课文知识归纳
释词义
1.多义词
责己也重以周(“而”,连词)
早夜以思(“而”,表修饰关系)
以 外以欺于人(用,拿,介词)
则修文德以来之(用法同“而”,连词)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动词)
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好事,名词)
善 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擅长,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
其待人也轻以约(简明,简要)
约
约车百余乘(置办)
与诸将约(订约,约定)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大约)
其为人也,仁义人也(做)
是足为艺人矣(是)
为 霓为衣兮风为马(当作)
为击破沛公军(替)
为张辽等所袭(被)
2.异义词
不然,则其畏也(古义:不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对前文的假设否定。)
而望名誉之光(古义:名望声誉,两个词。今义:声誉,一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