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2/13 7:13: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两个课时,约7960个字。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教学方案
学段:初中                                 学科:语文
版本: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单元: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解释词语意思,理解文章内容。
3.概括语段大意,领悟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模块一:学习目标
教学板块1:导入
教师出镜同学们,在江苏金坛,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民教师,她叫殷雪梅,面对突然疾驰而来的汽车,她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而自己被车撞飞到几十米之外。在生与死、利与义面前,殷老师的选择成为她生命的绝唱。其实,对这一问题二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经做出了精辟的论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 
首先,请看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PPT1 
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解释词语意思,理解文章内容。
3.概括语段大意,领悟思想内涵。
模块二:   作者作品
教学板块2:走近作者,了解作品
PPT2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后人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他曾以“仁政”学说游说各国诸侯,始终不被采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简介
(图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PPT3《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孟子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认为孟子的“行仁政”学说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孟子》简介
《孟子》,是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共七篇。《孟子》一书的思想核心是“仁”和“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文字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模块三:疏通文意
教学板块3:初读课文,正音释义
PPT5下面,请大家先听课文录音,根据录音用汉语拼音为生字注音。听完录音后,利用课文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解释生词,有不懂的地方,也可向老师和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