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230字。举例并体会
——活动设计之一 活动要求:
1、请每位同学至少举出一个有关“慎独”的故事或例子或名言(既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还可以把故事通过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教师总结。 请你给故事续尾
——活动设计之二 活动要求:
1.请每位同学至少给三个故事续尾,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你续结尾的故事中,主人公需要具备的思想品质是怎样的?
(2)你续的结尾对主人公个人,他人、社会有什么影响?
2.集体讨论,评选最佳故事续尾,并填在下面表格中。
3.教师总结。 待续尾的小故事:
1.王沛父母为了保证他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规定每晚除新闻联播外,其他节目一概不准看。这天,王沛作业特别多,他放学回来见桌上有个纸条,知道爷爷病了,爸妈去看爷爷了。吃完晚饭,他坐在桌前开始写作业。忽然,从邻居家电视里传来球赛的声音。“对了,今天有世界杯足球赛。”小球迷王沛说。他想了想……
2.下午第三节课,天气突然变阴。这天,正是李帆所在的小组值日。组里同学全没带雨具,李帆也不例外,而且家住很远。放学了,组里同学有的跑了,有的用笤帚草草扫几下便走了,只剩下李帆一人。这时,天空乌云密布,雷声滚滚而来,只见李帆他……
3.倪玲是班里班费管理员。这天,她准备把刚收齐的班费存到银行去。在去银行的路上,她看见有卖炸薯片的,这是她最喜欢的零食。她想买,可一摸口袋,发现自己没带钱包,却触摸到了班费,她……
4.郭蓉中午去上学。当她下楼推车时,看见自己车筐内放着一个黑色手提包。她想问问是谁的包,可是四周无人。她打开提包,只见里面装有一部手机,一厚打面值百元的人民币,很多股票证券,还有名片、电话簿等。“哇!”郭蓉脱口而出,她拉上了提包拉锁就……
5.苏平吃过晚饭,从自己书桌抽屉里取出了积存多日的200元钱,出门向滨江商厦走去。因为在滨江商厦,多功能“随身听”优惠大展销已是最后一天了。半路上,他遇见了满头大汗的李杰。原来,李杰等6名同学路见一位不相识的老大爷昏倒在地,他们把大爷送往医院自律最高为慎独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是为对贤第一要节。后人广其说曰:‘暗室不欺’。所谓暗室不欺有二义焉:一在私居独处之时,一在心曲隐微则人不及知。惟君子谓此时指视必严也。”
——康熙 《庭训格言》 “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人之心,朕与卿辈日所食,皆取诸民者也,故封官委任皆为民也。”
——唐太宗 李世民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清 张伯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
——朱熹 《朱子语类》 “暗室屋漏一如大庭广众之中,表里精粗,无一或苟。明可以对人对天,幽可以执鬼执神。” ——李二曲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庄子·大宗师》
“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礼器》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故事一: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只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猴子常听人说,天堂里的生活最美好。于是,它决心要找到天堂。经历了千辛万苦的跋涉,终于有一天,猴子来到一个美丽的小镇。这里有五彩缤纷的花园,奇特的建筑,喧闹的街道,诱人的美味。猴子高兴极了,它结交了不少朋友,每天和小动物们做游戏,搞比赛,听音乐,真是无比的快乐。它觉得这就像是自己要找的天堂。可是,让猴子感到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的规矩太多。就说在花园里玩吧,那么多好看的花儿不让摘。在家乡可不是这样,高兴的时候,猴子经常采摘一大把鲜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玩。可是,在这里,猴子刚刚摘了一朵花想闻闻香不香,就被小白兔看到,狠狠地批评了它一顿,还被罚在花园里干半天活儿。还有,猴子吃完香蕉,随手把香蕉皮扔在路边,又被大公鸡看到,被罚扫一天街道。猴子倒不是怕劳动,它感到太不自由了,处处受约束。终于有一天,猴子在因为一点小事和黄狗打架而被罚做五天公益劳动时,愤然离开了小镇。猴子想:“这里肯定不是天堂,天堂里的生活应该无拘无束。”于是,猴子又开始了寻找…… 故事二:
相传,我国东汉时有一位被誉为“关西夫子”的清官杨震。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朝廷接受了杨震的举荐,委任王密为昌邑(今山东金乡县)令。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他私下拜会杨震,执意送上10两黄金以表谢意,并低声说:“黑夜里,无人知道,您就放心地收下吧!”杨震脸色阴沉,斥责道:“你送黄金给我,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慎独,哪能以为无人知道,就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呢?”一席话,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收起金子走了。 事三: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农夫叫甄彬。此人品行高洁,从来不取不义之财。这一年闹春荒,家里能吃的东西都吃完了,全家人饥肠辘辘。甄彬找到一捆萱麻,拿到当铺,典当了一点钱,买了些粮食,勉强度过了春荒。老天还算帮忙,这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秋后,甄彬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