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的生活》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0 19:00: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30字。
密室的生活——评安妮·弗兰克著《安妮的日记》
上海市市北中学   吴俊苓
教学目标
1、  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的情感和思考,感受她在厄运中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对人性善的深信不疑。
2、  学习、了解书评的一般写法,尝试写评论性的文章。
说明:
本文是《纽约时报》一篇书评,写于1952年。当时,《安妮的日记》刚刚在美国出版,远没有现在的影响力。作者说它是“经典之作”,因为书中的安妮·弗兰克勇敢、阴郁、机智、自我怀疑,几乎完美表达青春时期的剧码,还因为它并非事后回顾,而是同期记载了每一刻颤抖的生命,更因为书中随处可见的对世界、对生命的好奇和热爱,对人类价值的坚守。
正如日记中并没有故意赚人热泪的故事,作者评述的时候,始终客观冷静,不事雕琢,摘引日记中的文字时,津津乐道于密室居民的日常生活,极富人情味,着力表现普通人在大屠杀恐怖阴影中的从容自若。关于这一点,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深入文本,品读作者摘引的文字,感受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与世隔绝的生活中的坚忍和勇气。
2、   难点:理解《安妮日记》作为经典之作的“双重意义”。
说明:
本文开篇即冠以《安妮日记》“经典之作”的高度评价,随即多方面论证其经典性,语言洗练、中肯。但安妮所处的逆境对于学生来说距离太远,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书籍和影视资料,更多的了解“二战”和“大屠杀”,尤其要通读《安妮日记》。这样,对所评述的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才能对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有切实的认同,并由此形成更为全面的思考。
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在经历了恐怖的劫难之后,出于自卫的需要,首先选择沉默,以抵挡太多的悲哀。对他们来说,最迫切的是寻找亲人,重组家庭。几乎是在20年之后,他们才开始重聚力量,一点一点开口。而1947年出版的《安妮日记》则成为最早诉说这一惨剧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3月,流亡伦敦的荷兰政府,通过广播,号召荷兰人民把自己的日记保存下来,战争结束后,可以作为珍贵的史料。正因为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相信真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才有了今天的《安妮日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预习导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