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9440字。
2007山西省临汾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
文章合为时而著。《论语》中“ ,不亦君子乎?”告诉我们要宽容待人;在生与义“二者不可得兼”的时候,“ ”体现了孟子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诸葛亮“ ”而“ ”的耿耿忠心;“ ,而伯乐不常有”表现出韩愈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慨;“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志士仁人……
歌诗合为事而作。《诗经》中“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倾诉着爱情的美丽;“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抒发着曹操的豪情;“ ,直挂云帆济沧海”凸现着李白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在“几处早莺争暖树, ”的钱塘湖边,蕴蓄着白居易春行的喜悦之情;零丁洋畔,文天祥写就的“ ,留取丹心照汗青”穿越时空长留天地间……
1、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2~8题。18分
①临汾城东北五里处有一个叫康庄的地方,村东有块古老的石碑,上书“击壤处”。地以人显,事以文彰,“鼓腹击壤”的成语由此而得。“鼓腹”即饱食,“击壤”乃一种古代投掷游戏。
②相传尧帝常到民间私访,一日来至康庄,见一鹤发童颜的八旬老翁于道中击壤,观者发出“大哉帝之德也”的感慨。而击壤老翁却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便是被诸多文人雅士所津津乐道和广为援引的《击壤歌》。
③《击壤歌》一经壤父吟出,中国诗歌源头的闸门便开启了,于是诞生了《诗经》《楚辞》《汉府》,浸润出唐诗、宋词、元曲……壤父之后,中国的诗坛便热闹了,于是有了数不清的无名诗人,有了屈子的傲骨、李白的飘逸、苏辛的豪放、周柳的婉约……他们把千百年来人世间的悲与欢、( )与散,人生的荣与( )、国家的兴与衰等万千气象,都写进了锦绣诗章而使其穿越千古尘āi,把中国诗坛装点得灿烂无比。
④《击壤歌》这个逗号点得真好,从此以后,中国的诗歌便没有了句号,只剩下了省略号。
(选自2007年4月2日《太原日报》,文/乔忠延,有较大改动)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飘逸( )尘āī( )
3、下面成语中“道”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1分
A津津乐道 B道听途说 C任重道远 D分道扬镳
4联系语境,在第三段的括号内各填写一个恰当的字。2
5、许多成语都有出处,如上文的“鼓腹击壤”,下列成语各出自哪篇课文。2
世外桃源---------------------- 折戟沉沙 -----------
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抄写在方格内。2分
7、第四段以标点设喻,形象点明了《击壤歌》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请以不同的标点开头写两个比喻句,形象地阐发某种生活道理。2分
示例:问号是一把钥匙,带我打开科学的宝库。
书名号是两扇门,吸引着我进入知识的世界。
答: 。
8、希望中学举办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学生会张贴的海报,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7分
二、阅读能力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9~14题。20分
花边饺子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手和面,一手调馅,馅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星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