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教案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8 22:09: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550字。  
《伶官传序》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文中的关健字、词、句: 
2.文章的议论思路。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1.学生:说出“唐宋八大家”的名字。学生或教师作出评判。 
2.学生:举出已学过的欧阳修的课文名。 
参考:《醉翁亭记》 
3、 教师:如果说《醉翁亭记》通过写醉翁亭的秀丽风光,通过勾勒太守与种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的话,那么,《伶官传序》则是通过写后唐庄宗接受和执行其父遗命等一串故事,通过总结宠信伶人这一教训,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板书标题)      
说明: 
激发兴趣,勾起回忆,通过比较,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一) 1.朗读课文:学生朗读,教师正音。 
2.分组竞赛: 解释个别字义,说明特殊用法。 (幻灯) 
字:原——推究 约——订立盟约 
函——用盒装 本——考察 
乃——你 其——一定 
词:伶人——乐工 
人事——人的作用 
句:盛以锦囊——状语后置 
告以成功——状语后置 
身死国灭——表被动 
3.互相研讨:共同翻译全文,教师注意答疑。 
(二) 1.思考: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学生答) 
答案: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板书) 
说话:用现代汉语表述这一中心论点。要求 简洁明了。(学生说) 
提示:参照课文注释。 
答案:盛衰成败,由于人事。(板书) 
2、思考: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怎样过渡到分析中去的?(学生答) 
参考答案:(教师引导、评述) 
论据: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实。 
过渡:文中“原庄宗之所以……可以知之矣”这一句。 
3、学生说话:简述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 
教师总结并板书:(见下) 
恪遵父命 
得—— ——成则由人 
终于报仇 
一改初衷 
失—— ——败也由人 
由胜而败 
4、思考:从论证角度上考虑,作者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案:正反对比。(板书) 
5、思考: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怎样了结论? 
参考:A“皆自于人。”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板书) 
学生:用现代汉语将作者的这些结论再说一遍。 
教师:注意纠正错误。 
6、教师归纳: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显得中心突出,结构严谨。(板书) 
7、思考:处于北宋中叶的欧阳修,为何要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 
学生:回答。 
参考:以古喻今,告诫当时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板书) 
注意: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说出上面两个成语。 
字、词、句是关键,必须首先予以解决。 
通过竞赛,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让学生理清文章的纲。 
把握文体特点,掌握论据。 
了解内容,弄清史实,得出观点。 
明确论证方法。 
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落实字词的理解。 
明白文章的思路,学会严谨的论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