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80个字。
初三文言文复习(苏教版)
供稿人:葛法新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
(3)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 (4)闻之,欣然规往 (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17、根据第一段内容,拟制一副对联,要求每联不少于6个字。(2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人认为,第二段的最后一句“太守即遣人……不复得路”与第三段合起来作为一段比较恰当。你知道这样组合语段的理由是什么吗?请简要说说。(2分)
19、阅读下面的短文《黠鼠赋》,完成文后问题。(4分)
苏子①夜坐,有鼠方啮。拊②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③中空,嘐嘐聱聱④,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⑤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⑥死耶?向⑦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注:①苏子:即苏轼。②拊:拍击。③橐(tuó):盛物的袋子。④嘐嘐聱聱(jiāojiāoáoáo):象声词,老鼠咬物声。⑤见闭:被封闭。⑥遽(jù):急速,立刻。⑦向:刚才,先前。
(1)请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2)读了上文,再看下面的三幅图片,写一两句话,说说你思考的结果。(2分)
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风烟俱净 ( ) (2)任意东西( )
(3)急湍甚箭 ( ) (4)横柯上蔽(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任选一处。)(2分)
19、根据要求填空:(4分)
(1)从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