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问题解答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素材 / 九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7 10:41: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80个字。
《扁鹊见蔡桓公》二题
赵世康

《韩非子·喻老》里讲了一个“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这个故事无论从情节看,从人物看,从理趣看,还是从语言看,都非常精彩。因此,本来作为论据使用的一个小故事,却获得了独立的审美地位,以至于成了当代许多古文选本和中学语文课本必然收录的作品。但观这些古文选本和中学课本,觉得人们对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的解释和对蔡桓公毛病的诊断似欠允当。为此,笔者谨献议如下,以就正于选家和编者:
一、“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何解为宜?
扁鹊初见蔡桓公时,发现蔡桓公有病,就提醒蔡桓公,要他及时治疗;但蔡桓公不但不承认自己有病,而且在扁鹊离开后还讥讽扁鹊是什么“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此句现在普遍标点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或:“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句中的“之”字解作:“助词,没有实在意义。”这样,此句就是个有一定感叹意味的陈述句,其大意是:“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而把‘治好’这些人作为自己的功劳。”近十几年来的中学语文教材是这样,周振甫先生主编的《新编中学古诗文鉴赏辞典》也大体是这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上册,第68页)。
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是有道理的,但不是最有道理的。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刘向的《新序·杂事第二》中也都记载了这个故事,唯只病者不是蔡桓公而是齐桓公。而“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一句,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是“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在刘向《新序·杂事第二》中是“医之好利也,欲治不疾者为功”。他俩都点断了原句,补充了文字,使句子前后呼应,张扬无忌,凸显出说话者唯恐别人不知其意的心理和神态。受这种理解和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