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的音乐》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这个世界的音乐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托马斯刘易斯的生平及《细胞生命的礼赞》的内容
2、 懂得一些自然界生物的“音乐”表现形式
3、 训练和培养学生筛选有效信息解读科技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筛选信息,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作品主题
课时
1课时
一、 导语设计
随着城市的繁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便不免表现出自视其高、自私傲慢的特点。其实,任何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形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美国科普作家托马斯。刘易斯的《这个世界的音乐》,从中,我们一定更能明白这个道理,更能懂得如何去尊重任何形式的生命。
二、解题
出示投影
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4),美国医学家,科普作家。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细胞生命的礼赞》这本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地优美,清新,幽默,储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至今仍畅行不衰。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 学生默读全文,勾画出关键语段
2、 学生讨论,梳理文章思路
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作者告诉人们,随着世界的发展,“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第二层:作者通过分析大量动物的“音乐”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由声音组成的生机勃勃、趣味横生的信息世界,提供了生物交流方面的有趣知识。
第三层:作者剖析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创作音乐的原因。
四、具体研习课文
1.学生思考:“这个世界的音乐”指的是怎样的一些声音?
明确:作者通过这一系列动物声音(音乐)原理及特点的分析,意在告诉人们,人类之外的动物(如白蚁、蝙蝠、歌鸲等)也自有音乐,即声音,这是它们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