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9道题,约3720个字。
第20课 《雪》四人谈
白少成
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笑靥( ) 契 ( ) 合 率( )性 冗( ) 杂
五脏六腑( ) 寥寥( )
2. 体味下面句子的含义。
但它只有“兴”的前一半,某种具体的事物______雪,却没有后一半;从这个具体事物联想起来的更大更深感人的形象和思想。(《读〈雪〉需要联想》)
3.文学常识填空。
王蒙,________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短篇小说___________等。
4.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须臾:
(2)冗杂:
(3)率性:
5.没有语病的是( )
A. 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B. 天空中飞扬的尘沙污染了路上行人的衣服。
C. 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D. 我把成功的经验,向他做了介绍。
6.文学名著阅读。
《水浒》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你从鲁智深、林冲、李逵三个人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位,用一句话概括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并简述喜欢的原因(至少两点)。
阅读·鉴赏
精读课文
<<雪》这篇文字(类似的还有《秋夜》等),比较接近于我国古代所说的“兴”体,“兴者起也”,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联想。它生动地描写景物,然而它不是一般的风物画,不是“赋”,不那么直观、真实。它又不是寓言,不是“比”,不是那样自觉地用一种对象作手段去表达另一种对象或另一种抽象的思想。但它只有“兴的前一半,某种具体的事物——雪,却没有后一半:从这个具体事物联想起来的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这可能是由于作者的有意含蓄,也可能是由于作者无意自觉地去完成这一联想,他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凭直觉写雪罢了。但是妙就妙在哪怕是在这种严格局限于对具体对象的描写中。由于描写是这样深刻地抓住了具体对象特征。这种特征是这样浓重地体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作者的内心又是这样深刻地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矛盾;因些,这些描写就富有启发性地提供了将对象的特征重新加以结合的条件,以至于,在“雪”的后面,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已经成熟到呼之欲出的地步了。在这种情况下,读者的切切实实从形象出发的,而又是活泼敏捷的联想,是多么必不可少,多么引人入胜啊!
7. 选段中画线的“这一联想”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蒙在选段中认为《雪》描写景物的具体特点是什么?
9.王蒙在选段中认为《雪》描写景物的妙处在于哪一点?
10. 对于《雪》这篇文章而言,联想为什么是“必不可少”“引人入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