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7460个字。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
语 文 试 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卷首寄语:三年的初中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慨叹之余,我们沉静回首,检索收成,也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或可得到启迪和警示,或可增强信心和勇气……这些都应是自己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愿你们在答卷中寻找那份属于你自己的财富……
请你注意:1、考生必须用水笔答题,字迹工整。2、考生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
第Ⅰ卷 主观题 (10分)
请把1-5题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下面表格中。(每题2分,共10分)
题 号12345
选 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血脉(mài) 害臊(sào) 遐想(xiá) 积攒(zǎn)
B.蹿出(cuān) 和煦(xù) 精髓(suī) 瞭望(liào)
C.阴晦(huì) 皱缬(xié) 寒噤(jìn) 折本(zhé)
D.俨然(yǎn) 蓦然(mù) 隽永(juàn) 绮丽(qǐ)
2、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
B、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
C、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还有两首“特别选用曲目”:《国歌》《东方红》。
D、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到:“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明白之至。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A.《焦点访谈》栏目组对肉松制品造假内幕的曝光,可谓是把造假的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
B.非免疫细胞可产生免疫球蛋白,这是迄今为止免疫界公认的,不容置疑的经典理论。
C.“南京历史文化城博览会”现场,展出10余件明清契纸,反映南京居住文化的源远流长。
D.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双方经过20个月的九轮磋商之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
4、下列加点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天下唱(替) 皆叹惋(惊) 负势竞上(向上) 时而献焉(语气词)
B、薄暮冥冥(迫近) 宴酣(尽兴地喝酒) 乃大惊(竟然) 悍吏之来(助词无义)
C、徇蕲以东(攻取) 怅恨久之(语气词) 觥筹交错(酒杯) 仁人之心(心理活动)
D、浊浪排空(冲向) 苛政猛于虎(比) 仿佛若有光(好象)朝而往(连词表修饰)
5、将①-④ 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在淡淡的夕阳下,一只小艇载着我们向湖的上游驶去。 ,两岸的峰峦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情意缱绻地伴送着游人。
①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在移动,低视湖心,另有一个天,云影在徘徊。②粼粼水波,像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③往远处望,颜色一点深似一点,渐渐变成了深碧。④湖面上水波不兴,船像在一面玻璃上滑行。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第Ⅱ卷 客观题 (140分)
一、语言运用(34分)
6、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按先后顺序订正在方格中。(4分)
改
正
喷薄 言简意赅 郑重其事 一畴莫展
赞誉 浮想联翩 不惜功本 融会贯通
浩截 鞭辟入里 无关宏旨 悬梁刺骨
7、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内原句。(1-4每题1分,5-6每题2分,共8分)
⑴关关雎鸠, 。 ⑵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⑶盛名之下, 。 ⑷ ,要留青白在人间。
⑸《龟虽寿》一诗中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
8、阅读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回答下列问题。(5分)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⑴请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的作用,并简要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现象。(3分)
⑵颈联用了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晓”“宵”,请你说说这两个词语的作用。(2分)
9、阅读下面一段话,找出其中的三语病,并改正。(3分)
⑴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方法,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内在要求。⑵在全省开展的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⑶他要求把这项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统筹协调、组织动员各方力量,迅速掀起学习道德模范的新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