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5340个字。
海安镇初二年级语文调研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22分)
1、 根据拼音写出下列文段中的词语。(3分)
海安之古,并不亚于邻近的东台、如皋诸邑。尤其是近年来,海安境内青墩遗址的发现,更是海安xuànlàn( )悠久历史文化的佐证。海安又称“三塘”。 “三塘”,本不过是三洼水塘。有水便生花草树木,便有羽禽qīxī( ),实是出于自然。海安既无名山,又无大川。故而水塘qīngliè( ),花木繁荫,便足以使一班土生土长的文人雅士驻足留连,赏赞不绝。
2、 古诗文原句填空。(6分)
① ,一览众山小。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③ ,儿女共沾巾。
④ ,家书抵万金。
⑤僵卧孤村不自哀, 。
⑥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神奇的比喻把李煜的愁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B、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滔滔不绝的推出了绿色食品。
C、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D、赏读这篇美文,犹如聆听舒缓、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心旷神怡。
4、 下面一段话有两处表述不当,请加以修改。(4分)
①最近,我班举行了一次以“你好,2008”为主题的演讲活动。②演讲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③特别是班长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哗然。④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青春活力。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5、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被后人广为传诵,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6、 名著阅读活动。(3分)
在书香校园行动中,学校开展了名著阅读交流会,要每个同学用一段话,说说自己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受,形式是“具体情节+感受”。(不超过60字)
二、阅 读
(一)阅读《“怕痒树”——紫薇》,完成7—10题。(11分)
①紫薇属干屈菜科,人们俗称它“怕痒树”,是树木中一种奇特的树种,为花叶乔木,又名无皮树、满堂红、百日红。由于花期特长,7月至10月花开不断,故名百日红。
②宋代诗人杨万里诗赞颂:“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明代薛蕙也写过:“紫薇花最久,烂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续放枝。”
③紫薇树长大以后,树干外皮落下,光滑无皮,如果人们轻轻抚摸一下,立即会枝摇叶动,浑身颤抖,甚至会发出微弱的“咯咯”响动声,这就是它“伯痒”的一种全身反应,实是令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