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3150个字。
《奇妙的克隆》教案
虎林市逸夫中学 王本霞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2、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探究克隆技术的奥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学习锲而不舍、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请本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了解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及奥秘。
2、认识由克隆人引发的伦理、道德及法律等问题,培养学生辩正地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激励法、默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延伸拓展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直奔主题:
孙悟空是一个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你知道他与妖魔们作战,一旦寡不敌众,他怎么做?(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那么,什么是克隆呢?(多媒体演示。)
(教学策略:从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的入手,激发他们的自我表现的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学习。)
【二】资料展示,激发兴趣:
师:课前大家一定收集到很多有关克隆的资料,谁来说说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领?。
(生介绍:土豆、蚯蚓、吊兰、秋海棠、柳条、仙人掌、太湖蓝藻……)
师:我知道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说了。你们能不能找出这些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
生:(齐声)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