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10字。
诗歌鉴赏教案(一)
台前一高高三复语文组
第一课时 鉴赏古诗形象
教学目的:明确古诗形象的含义,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古诗形象的题目类型及答题模式
教学过程
一. 考纲要求:高考大纲对古诗鉴赏有两点要求
1, 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分析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从形象、语言、技巧、和思想感情等四个方面逐一复习。
二. 诗词形象的内涵
诗词的形象有三个层面的含义:1,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刘形象。2,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如《离骚》中的作者屈原的形象。3更多的是指诗词中的景与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高考当中涉及最多的就是第3点。意象总是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例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诗人通过“月落”(残月西沉之象)、“乌啼”(乌鸦惊恐凄凉的啼叫声)、“霜满天”(霜花凝露,寒气逼人)、“对愁眠”(舟中之人愁绪满怀,不能成眠),以及城外让人心烦意乱的夜半钟声,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幅“秋夜寒江图”。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意象,把诗人内心的“愁”渲染得淋漓尽致。由此,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诗人的羁旅之愁。
关于常见意象的含义,大家可参看189页《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2007年高考试题中也有不少形象类题目
例1,(2007浙江卷第16题).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教师读题只说第一小题即可)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⑦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答:(1)燕子 兴亡
(2) 略
三.常见题目类型及解答模式(板书关键词句)
1给诗歌描写的画面拟一个标题。(教师可多读两遍题目)
解答要点:一般要答出时间(季节)、地点、人物及行为
例2(2007四川卷12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