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80字。
话题作文的立意
江苏省启东中学 施忠涛
一、理论指津
方法一:理解话题
《考试大纲》对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的第一条就是“符合题意”。对话题作文来说,准确地把握话题中有关概念的内涵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准确理解话题概念,甚至偏离题意,一般只能在及格线(36分)以下评分;如果语言表达也不太理想,那就可能降到30分甚至更低。例如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首先要明确“记忆”、“移植”这两个关键词语的内涵。“记忆”是指“保存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不是思维、性格、精神,当然更不是身份、地位、面貌。“移植”在这里是指“将机体的一部分组织转移到另一机体上的一种医疗手术”,不是克隆、复制。通过这样的分析,就不会闹出移植马克思的记忆后自己也长出大胡子之类的笑话了。再如“你与书的交往过程”和“对书的思考”这两个话题内涵并不一样。“你与书的交往过程”包含的信息主要有:①要写自己的,不能写他人的;②要以书为友,写得有较强的抒情性,读来有亲切感;③要写出“过程”,最好写散文或记叙文。“对书的思考”透露的信息则有:①要以写对书的感悟、体验以及书对“我”的启迪、教益为主;②文体上最好写随笔、杂感或议论文。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证我们在审题上不会出现大的失误。
要准确理解话题的概念常常必须同所给的材料及阐述联系起来考虑。如这样一道作文题:生活中,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又往往与对自己的怀疑和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天才都并非自信的人,相反倒是有几分自卑,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功。请以“感谢自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根据材料和阐述来看,本话题中的“自卑”应是“为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的意思。
理解话题概念涉及对语言的准确理解,是语文基本素质的体现,是长期积累和修炼的结果,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方法问题。在阅读和写作中都要学习准确掌握词义、语义,多与近义的词语作比较辨别。准确理解话题的概念,不但有助于我们明确“话题”的意思,避免偏离题意,还会帮助我们打开思路,扩大选材的范围。
[请你试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面对十几年来艰苦谈判所获得的成功,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龙永图没有过多地高兴,他深沉地说:“入行先入规。加入世贸,才是刚刚起步,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不熟悉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其实,不光是在经济领域要讲规则,社会要发展,首先讲的就是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人际交往要遵守游戏的规则,环境开发要遵守自然的规则,社会稳定需要法律的规则……
请以“规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佳作示例]
规则的力量
一个很普通的下午,在充满嬉笑欢乐声中的幼儿园教室。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