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70字。
语言的得体
淮安市楚州中学 金国春
【教学目的】
根据高考大纲的要求,引导学生复习语言得体有关知识并懂得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
【教学要点】
1、通过习题分析,探讨趋势,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2、指导学生根据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
【教学过程】
[考点指津]
语言的运用是一个转达思想、表达感情、交流信息的语言传递的过程。
1.正确使用谦敬词语。
“家大舍小令外人”是对谦敬词语的最好的概括,即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等;在别人面前和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字,如舍弟等;在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等。
还有常用的谦词。如“愚”“抽”“鄙”“寒”“草”“笨”等。
如果掌握了上述这些谦敬词的含义并会使用,高考中遇到此类题就很可能得满分。
2、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
工作生活中常有口语与书面语之分。口头语一般指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包括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治语体和文艺语体。何时用书面语,何时用口语,应注意讲话的对象、采取的手段、所在的地点,要达到的目的等等。
3.避免合同语言的歧义、歧解。
签合同时一定要钉是钉铆是铆,千万不能产生歧义。如今是改革开放的年代,涉及到钱款时一定要确定是何种钱币,如不能只写“应赔款50000元”这50000元是人民币还是美元,还是欧元。
4.一些词语(包括成语),它用于某一方是固定的,不能改变。
一旦转换,就把意思弄反了,也就是说很不得体了,如“鼎力相助”“篷筚生辉”“不吝赐教”等。这些词只能用于对方,而用于己方的如“效犬马之劳”“尽绵薄之力”等。
5.要学会转述
转述,是对信息进行传达。要想转述得好,必须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理解发出者发出的信息;第二,转述时可能要对时间、地点、人称等进行变更。
[高考试题]
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4分)(2004年高考 江苏卷)
材料: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 系我国红学界后起
① ②
之秀, 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 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
③ ④
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