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语言的艺术》专题讲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26 21:15: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320字。
《诗词语言的艺术》第一讲
一、    语言在诗词中的作用
 语言是语言的物质材料。任何用语言来表达的东西都必须凭借语音。诗词比起其他的文体同语言的关系更为密切一些。语词是艺术性较强的文体,要用它的美来感染读者。其中声音的美是重要的一方面。最早的诗歌都是能唱的,要唱起来顺口,听起来好听,这样才能使人在欣赏声音的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感情上的教益。在诗词里尤其是律诗和词里更要讲求声音。现在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语言在诗词中的作用。
                (一)    押韵
    诗词是韵文的一种。押韵是韵文的特点之一。诗词的押韵较其他韵文更为严格。经下从两个方面谈谈诗词的押韵。
1、 什么叫押韵?为什么诗词要押韵?
押韵,就是在一首诗或词的一段或一段的几句中,在一些句的末尾使用韵母的声音相近或相同的字,使诗或词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和谐。例如鲁迅先生的《所闻》:
     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樽。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其中"门(men)"和"痕(hen)"韵母相同,"樽(zun)"和"门""痕"韵母相近。这就是押韵。
    在古诗中有有时一句的末尾是虚字,也可以在各句倒数第二个或第三个字上押韵,例如:
     南有樛(jiu)木,葛藟(lei)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诗·周南·樛木》)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诗·齐风·著》)
    诗一般是在双数句的末尾押韵,有时第一句也押韵。也有的全诗每句押韵,例如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等,这是少数。词的押韵的地方要根据每个词牌的要求。具体的情况在后边附录中谈到。 
    以下谈谈诗词为什么要押韵,也就是在诗词中押韵的作用。一般地说押韵的作用是美化诗词。具体说有以下四点:
(1) 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音节在一首或一段诗词中有规律地、反复地出现,前后呼应配合,使诗词的声音和谐,读者因而感到美的享受。
(2) 一首诗或词除思想内容前后照应之外,在声音上也前后呼应,使全首或一段的联系增强,读者从声音上也感到作品是一个艺术的整体,而不至有分散割裂的感觉。
(3) 由于押韵使作品顺口悦耳,易读易记,帮助了作品的流传和推广。许多著名的诗词千百年来流传在人民大众的口中与世长新,除了其他文学上的魅力之外,押韵也是原因之一。
(4) 韵脚的声音可以烘托气氛,帮助感情的表达。一般说来,响度高的韵适于表现雄伟、豪放、开阔、欢快等的感情,响度低的韵适于表达悲愤、忧伤等的感情。例如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淡(dan)""雁(yan)""汉(han)""万(wan)"等押韵的字都是响度高的,能够增强这首词雄伟、豪放、开阔的气氛。又例如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的记念》中悼念五位革命青年的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押韵的字"时(shi)"、"丝(si)"、"旗(qi)"、"诗(shi)"、"衣(yi)"都是响度低的,能够增强悲愤、哀悼的气氛。
    前边所提到的什么是押韵似乎很容易理解,一般人只凭口耳就可以觉察出来。但是真正彻底理解押韵也并不容易。因为语音是在不断变化。从纵的来说,时间不同,语音也就不同,几百年之间就有显著的变化。从横的来说,地域不同,语音也有区别。因此在读古人的或不同地方的人写的诗词的时候,也有时辨别不清哪里是用韵。例如杜甫的《渼陂(pi)行》:
     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天地黤(yan)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鼉(tuo)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用普通话来读,"奇""陂""璃""集""及"好像是同韵,其实不然。"奇""陂""璃"在唐代属平声支韵,"集"和"及"属入声辑韵。从"琉璃汗漫泛舟入"以下已经换韵了。又例如元稹的《连昌宫词》:
     ……宫边老人为予泣,小年进食曾因入。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归来如梦亦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用普通话来读"泣""地"好像是同韵,实际也不是这样。"泣""入""立"在唐代属入声辑韵,"地"属去声至韵,"事"属去声志韵。至韵和志韵在唐代可以通押。从"楼上楼前……"起已经换韵了。
    也有些诗,用普通话读起来好像不押韵,例如张九龄《感遇九首》之一: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凤凰一朝来,竹花似可食。
    用普通话好像是无韵诗。其实"息""色""翼""食"在唐代都属入声职韵。
    总之,如果对诗词只是一般的欣赏,不深入了解它的用韵也还可以。如果想研究诗词,想要比较彻底地理解客观存在的体裁、格律等,就要对古今语音的变迁有所了解。否则就会发生错误。
2、 押韵的标准
从原则上讲,押韵的标准就是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但是结合具体作品来说明诗词押韵的标准,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各时期的诗人都是按照他当地语音的实际,或者公认的、法定的标准来处理押韵问题的。某一个时期或地方的标准,在另一个时期或地方就可能不认为是标准了。例如在先秦"支""知""枝"等同韵(支部),"师""尸""脂"等同韵(脂部),"之""思""诗"等到同韵(之部)。这三部的字在先秦的韵文中不能通押。因为这三部的字在先秦的时候声音相去较远读起来不顺口,听起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