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道题,约6830个字。
北师大版8上第三单元测试题
224500江苏滨海三中 陆可爱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语文考试,为了你能沉着冷静答题,交上一份满意的试卷,我们特地给你提个醒: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祝你答题成功!
第一卷、积累●运用(共31分)
【汉字之美】走进文字世界,你的视线里是一个个跃动的魔力方块。汉字的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1。请将下列汉字用正楷书写到田字格里(要求书写工整、准确、美观)。(3分)
守望梅雨潭的绿
【名句之香】读一句名句,就等于认识与摘取了一朵生活浪花。积累与读懂得越多,就越能让你仿佛走进了一个永不枯竭而充满智慧与希望的生命的海洋。
2.古诗文积累运用。(7分)
(1)“山水有灵,亦将惊知己于千古矣!”水的各种态势,如泛滥、奔流、潋滟、平静等都会使人产生各种情感,从而形成五彩缤纷的水情诗词。
①爱国之情。江河往往被视为一个国家的象征。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中说:“ , ”,说祖国统一的事业是不可阻挡的。
②抱负之情。江河的不屈东流,常给人以坚定的信念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李白在他《行路难》的诗中写道:“ , ”,表达诗人坚信自己的远大抱负一定会实现。
③朋友之情。李白在《赠汪伦》诗中的“ , ”,是用水表达友爱之情的典型。
(2)无水花不开,无水花不艳,水为诗词的创作增添了生机和光彩,水的各种态势是水景诗词的主题。
①江河之景。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用“ , ” 的诗句形象逼真地写出了长江的浩瀚气势和壮阔的美景,在《将进酒》中写的“ , ”的诗句再现了黄河奔腾咆哮,震撼乾坤的壮丽画面。
②湖泊之景。杜甫在《登岳阳楼》的诗中写洞庭湖是“ , ”。描写杭州西湖的名诗应首推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一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
【成语之花】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一个成语往往就是一个鲜明的场景,或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3.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黄果树大瀑布”作为一个一直统治着我的与此相关的知识的一个早已干瘪的概念,顷刻间灰飞烟灭。
B.水,总是那么匆忙,在大地上川流不息,在江河湖海、天空和大地间改变着自己的形态,无成循环的神圣使命。
C.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漂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D.我以为这自古以来,给文人士大夫所歌咏观赏,百姓父老所乐于津津传说的钱塘江秋潮,至少应有些惊魂慑魄的奇伟气象。
【行者之乐】在我们匆匆赶路的时候,总有美景等着我们去欣赏,有快乐等着我们去捡拾。
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贵州黄果树大瀑布,然后回答问题。(8分)
(1)请你用百字左右文字描述一下画面内容。(3分)
我的描述:
(2)如果你是一个导游,请你用百字向旅客介绍黄果树瀑布。(3分)
我的导游词:
(3)请拟一幅对联表达对锦绣河山的赞美。(2分)
上联:庐山,华山,雁荡山,峨嵋山,山山明秀。
下联:
【探索之趣】走过的地方,错过的风景,探索未知的激情,感受山水的宁静,聆知心灵的绝响,品山水之胜、享怡情之雅、感释道之趣,且歌且行的人生每段路,心情缤纷。
5.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现在小石潭要开发旅游资源,请你做个策划方案。(6分,每1小题3分)
(1)你觉得要开发哪些景点?说说你的理由。
开发的景点理由
(2)请你选一景点,参照课文内容为该景点写一段“广告词”。
选取的景点广告词
6.请根据上下文意和句式特点,再续写一句。(2分)
无色,是感性的,透明的,纯粹的。无色是一种清透,亮着独特的光芒,折射缤纷的色彩。无色中投影着斑驳的树荫,世界便是茂密的绿色;无色中张扬着快乐的风帆,世界便是宽广的蓝色; , 。
7.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请你谈谈你对“绿”的认识。(3分)
(1)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窃窕绿树中。
(2)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3)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4)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5)为了维护水的循环和平衡,人类需要反思、需要警惕,需要用我们的双手,共建一个绿色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