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小题,约6990字。
巍山高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三月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灰烬(jìn) 甄别(zhēng) 挥斥方遒(qiú)
B.商榷(què) 犄角(jǐ) 饿殍(piǎo) 锲而不舍(qì)
C.刹那(chà) 悲怆(chuàng) 旖旎(yí) 绿林豪客(lǜ)
D.戕害(qiāng) 无垠(yín) 蛮横(hèng) 铩羽而归(s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喧 入不敷出 颤粟 熠熠闪光
B.恪守 自怨自艾 懊悔 烟波浩渺
C.廖廓 直截了当 迷惘 根深底固
D.矫饰 良晨美景 寰宇 兴灾乐祸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和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的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能力。
(2)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 ,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和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
(3)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 的汽车。
A.鉴赏 僻静 简单 B.鉴别 清静 简单
C.鉴别 僻静 简陋 D.鉴赏 清静 简陋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B.春风得意,衣锦还乡,——“富贵不归乡里,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
C.提高质量对任何产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与广大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
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进行监控的通讯网,是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庞大、结构最复杂、技术最先进、可靠性最高的系统。
B.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必须保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C.越来越重的升学竞争和课业负担,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使现在的中学生们很少有生活的体验和真实的感情。
D.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无疑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6、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任戌之秋,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五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同“凭”
C.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缓慢行走的样子 D. 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重叠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或师焉,或不焉。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8、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凌万顷之茫然。
C.渺渺兮予怀。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9、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获得教养的途径》认为,真正的教养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B.《师说》第二段,用三组对比,如“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相比,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C.《始得西山宴游记》从游众山的心情抑郁写起,然后一转,写出宴游西山的乐趣,开始真正体会到“与万物冥合”的境界。
D.《前方》、《乡土情结》、《月是故乡明》三篇文章都表达了对乡土情结的全新理解,反映了游子思乡的共同主题。
1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一种合乐可唱、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在宋代发展到最高峰,可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
B.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其审美特点是具有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C.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如《骆驼祥子》、《茶馆》等小说,都是用北京话写的。韩愈,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深远。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诗为主,分风、雅、颂三部分,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六义”。
二、阅读理解
(一)科技文阅读(8分,每小题2分)
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古达特说, 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开始褪毛的。在地球气温全面上升之后, 人类祖先就向北迁徙, 同时为了两性喜好的选择, 开始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而在冰河期再次到来之后, 人类只好再度南迁。然而借以阻挡太阳灼晒的毛的失去却使他们面监着新的生存难题。于是, 各地的人就逐渐演化出至少四种肤色的人种。因此, 查尔斯认为, 地球上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 必然是在可免受热带烈日灼晒之苦的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在南迁之后, 因环境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