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7340字。
2007—2008学年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卷 07.11
(全卷120分,含书写3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提示: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否则无效
一(25分)
1. 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田家少闲月, 。 (白居易《观刈麦》)
(2)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
(3)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月夜》)
(4)千嶂里, 。 (范仲淹《渔家傲》)
(5)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7)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8)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9)我们常用《出师表》中的成语“ ”来赞美领导干部寻访人才、求贤若渴的精神。
(10)文人常在诗文中提及名马。韩愈曾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辛弃疾也道“
,弓如霹雳弦惊”;诗人牛汉还唱出“肩脚上并没有翅翼/ 四蹄也不会生风/ 汗血马不知道人间美妙的神话/ 它只向前飞奔”的歌。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消息传来,同学们都很兴奋,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喜悦之情。(15分)
【奔月礼赞】
2. 小光想在班会课上朗诵,你帮他推敲朗诵稿。(6分)
从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莫高窟壁画上的神奇飞天,从屈原向着静谧长空发出的慷概天问,到万户用风筝和火药尝试飞行的壮举……漫游太空之梦几乎与我们的历史一样优久,奔月的行动依然令我们迷惘。如今,承载希望的“嫦娥”奔月而去,追梦远行了。因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使我们中华儿女都倍感振奋。
(1)文中有两个加点字容易读错,你标注出正确的读音。(2分)
静谧( ) 承载( )
(2)文中划线的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你作了修改。(2分)
“慷概”改成 “优久”改成
(3)加“△”的“迷惘”改成 ,才能真正表达小明的心情。(1分)
(4)画线句由语病,应改为:
(1分)
【望月书怀】
3.小辉擅长书法,他想写条幅,挂在教室。你向他推荐下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2分)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你对小辉说:“
【探月报捷】
4.小明想办一期黑板报。他收集到下面的资料,你帮他拟写标题,编辑标识说明。(4分)
资料一:根据我国月球探测计划,从2004年起,三年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面上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探月计划即“嫦娥计划”,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总投资14亿元。
(1)你拟写的标题是 。(2分)
月亮之上
资料二:“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中。由上海设计师
顾永江设计的作品“月亮之上”(如右图所示)被确定
为月球探测工程标识。下面是其文字说明。
A.其中两点是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表现出一双
踏在月球上的脚印,象征着月球探测的最终梦想。
B.“月”字圆弧的起笔、折转和露锋正吻合登月工程
“绕”“落”“回”的“三部曲”。
C.整体图形由一弧和两个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
D.标识外围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还象征着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