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9420字。
新联中学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 三 语 文dingding1980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25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后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此地有平畴沃野,江涛海浪。日从此初升,江从此入海,海从此分界。日之kuì zèng,江之偏爱,海之hē hù,幻化出此地如诗之山,如画之河,如梦如幻之风情,如涛如波之岁月。……濠河碧水晶莹,流而无波,穿街越巷,十里环城,若少女颈上之fěi cuì项链。(袁瑞良《南通游记》)
2.古诗文原句填空。(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 ,在河之洲。(《〈诗经〉二首》)
②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孟子》)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⑤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用“ , ”侧面表现了江水的清澈。
⑥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把游览山水的乐趣寄托在宴饮之中的句子是: , 。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 ( )
A.不学好基础就急于做高难题目,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不可取。
B.这份手稿年代久远笔迹模糊,尤其是文不加点,很不好读。
C.大家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做学问应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4.仔细阅读下面一位学生的作文片段,请根据文后的要求进行修改。(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学习质量。②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在探索着,我们在判断着,我们在思考着。③一个人能否成材,要看以后学习的程度。④这里一是要有信心,相信不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有没有毅力和决心,坚持学习一辈子。⑤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就能取得好成绩。⑥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桃源 桃花溪
李白 张旭
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潺一水斜。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1、嗟:嗟叹2、飞桥:高桥。3、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①《桃源》探究了“桃花源”成因,表达了对暴虐的统治者的谴责,《桃花源记》中交代桃源人到此原因的一句话是 , (2分)
②《桃花溪》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成,也把“桃花源”描绘得如梦如幻,“问渔船”是诗人最真情感的流露,也有人说“洞在清溪何处边”隐含了诗人另一种情绪,你的看法如何呢?请具体说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