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渠县文崇镇第二中心学校2007-2008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13 10:55:5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31小题,约6880字。
 渠县文崇镇第二中心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题共100分,120分钟完卷)
试题辑录:渠县文崇镇第二中心学校  雨台山
一、积累与运用(共计23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把它抄写在田字格里。(2分) 
阻è       眼花līáo乱           震sǒng      决zì入归鸟  

2.根据下面语境,为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        ,另一个强盗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        。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        ,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A、行窃   洗劫   劫掠    放火      B、行窃   洗劫    放火   劫掠
C、洗劫   放火   行窃    劫掠      D、放火   劫掠    洗劫   行窃
3.结合所学课文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B、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风驰电掣半奔着东南去了。
C、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欲盖弥彰。
D、老人的目光炯炯有神,仿佛眼前的景物已经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4.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
B、《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与它风格相似的另一篇文章是《荷花淀》。
C、《蜡烛》是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小说,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借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法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5.下面对杜甫的《春望》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B、颔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颈联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一万两黄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道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尾联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6.古诗文积累(10分)
(1)《桃花源诗》中有诗云:“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桃花源记》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2)《爱莲说》中写莲坚守自我,既不因处境恶劣就随波逐流,也不因处境优越就炫耀忘形的句子是_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