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00字。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
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语文教学资料——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
主备人:杨春丽 做题人:金厚武 审核人:赵洪高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4.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难点】
1.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2.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掌握“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的应试策略
教学重难点
掌握“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的应试策略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注重规律归纳
教学过程
一、考点概览
(一)了解考纲
《2007年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要求:
1)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
2)本考点为必考内容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命题立意与08走向:
江苏在现代文小阅读方面的命题轨迹:05年开始严格按照课标上的三类文体(文学类、实用类、论说类)要求来命题的,05年“小春虫”,06年“木版年画”,07年“汉学”,实现了由科技类向社科类文本的转变。社科类和论说类文本能与生活、与汉语、与民族性结合。这类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有三类: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深出。过去所考的多为“深入深出”,所定的科技文、论说文多有欧化趋势,语言不通俗。07年高考的“汉学”是为08年高考铺垫的,即考了一篇议论文,在选材上注意选好读的非欧化的东西。08年还选论述类文本可能性大些。用何永康老师的话说,自科文阅读坚决不能回去,社科文可考,但不能太长。今年上海考的是一篇较有文采的知识性散文,很好。其实科学小品文就不错。选文不用欧化句式,文章本身要好读。
二、学习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一)课前预习及热身训练
《解读江苏新高考》P12“热身演练”
(二)备考策略
1.重要概念的呈现方式和考查的命题方式
阅读始于解读词语意义。理解词语的意义,既要理解其在语言体系中的固定意义,又要理解其在特定语境中的临时意义。前者主要指词汇意义包括概念意义等;后者指比喻象征意义、指代意义等。
科技文的写作方式通常是:用标题表示话题对象(核心概念),在文章开头点明话题进行定义诠释,行文时反复呈现核心概念或重要概念,文章结尾处常常对核心概念的效能作用及未来前景进行表述。如2005年江西卷的选文的核心概念是“太阳风”,标题、开头、文中、文末均有出现,在文中出现了16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概念词语一般是名词性术语,对它的准确认知,通常是给概念下定义。下定义的格式是:被定义者(种概念)=种差+属概念(定义概念),如2000年对“克隆”的理解。2003年对“温室效应”的理解。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文中有关重要信息,进而揭示概念特征的有关信息。
下面我们以2005年江西卷科技文阅读题为例,分析重要概念的呈现方式和考查的命题方式。
7.根据上下文,下列对“太阳风”的解释,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