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之《沂水春风》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31 12:56: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00字。《〈论语〉选读》之《沂水春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居、如、方、作、撰、伤、与在文中的含义。
 2、掌握《论语》中状态形容词的两种类型:叠音词和带形容词词尾的。 
 3、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4、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以及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
4、结合今人引用本章节的不同文章和对本章节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感受孔子精神对现代人的积极作用。
【文化内涵】
1、从孔子对三人言志的态度,分析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孔子为何要“与点”?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发表不同见解,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
3、结合今人引用本章节的不同文章和对本章节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感受孔子精神对现代人的积极作用。
一 .整体感知文本,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1、诵读感知,用原文语句回答:
  (1)文中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2)孔子是怎样看待他们的志向的?
【补充材料】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论语·公冶长》) 
2、质疑解答,归纳状态形容词。
 (1)“率尔”的“尔”何意?找出文中和它用法一致的词。
 (2)请同学们归纳已学过的有关形容词词尾的例句。
 (3)《论语》中重视用形容词描摹情状,除了这种带形容词词尾结构的,还有的则是叠音词,如“文质彬彬”,“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请同学们对《论语》中已学过的这类状态形容词作归纳。
二.研究性学习与拓展 
【问题】既然孔子认同前三子的志向,那为何对待前三子和曾皙的态度截然不同?文中曾晳的志向是什么?他的志向和前面三人的志向有什么不同?
【明确】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这一入世精神的,而曾晳的志向历来则有两种理解。
1、认为曾晳的说法体现了“礼治”的最高理想。
       曾皙所言句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风咏而乐的图画。孔子的太平社会就是行仁复礼恢复西周以来君臣有序的等级制度,建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谐社会。为了实现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