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29 12:07:4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60个字。
《吆 喝》
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方言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3、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越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4、积极开展记录街头吆喝声并整理的语文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冰心曾说:“谈到‘吆喝’,至今还使我动心的,就是北京的市声!夜深时的算命锣声,常使我怔忡不宁。而‘硬面饽饽’、‘猪头肉’和赛梨的萝卜‘,也往往引起我的食欲。”让我们一起走进萧乾的《吆喝》,去聆听北京城特殊韵味的吆喝声,感受他的那份心动。
2、简介萧乾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1、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并思考:作者围绕北京城的吆喝声介绍了些什么内容?
 或: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发现文章的层次结构,并由此概括出主要内容。
语句有:
过渡句: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总领句: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段首中心句:(1)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2)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3)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4)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