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字。《项脊轩志》教学方案
□廖立勇
背景介绍
1、关于教材:《项脊轩志》是明代杰出散文家归有光的作品。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明人王锡爵曾评归有光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2、关于学生:高二文科班的学生,照理来说,作文水平应该整体水平较高,但事实是,许多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作文中病句多、错字多、空话多,精彩的句子少、别致的构思少、自己的感情少,作文不讲究布局谋篇,不讲究选取典型的材料,不讲究立意和文采。由于教师指导不多,加上他们积累少,缺少对生活的感悟,所以要想看到一篇出自他们之手的佳作,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基于上述原因,我上了一堂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综合课,意在以《项脊轩志》中的细节描写为切入点,指导他们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感情,并通过观察人物的细节,感悟父母、兄弟、师生等的深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过程
1、导入:由朱自清的《背影》导入。师生齐背朱自清《背影》中的“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了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细节描写感人至深,它使我们每当想起,便心潮起伏,不能自已。下面,请同学们用心品读《项脊轩志》中的细节描写,来体味作者散发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2、学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情。
3、研讨分析文章的细节描写。
文中的细节描写有:
a、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末毕,余泣,妪亦泣。
b、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合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c、(妻)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南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讨论分析其作用。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作者在抒写这种思亲之情的时候,善于选取富于特征意义的细节。
写母亲:作者幼年丧母,今天表现对母亲的怀念,表现母亲的慈爱心肠,重在说明母爱难忘。
写祖母:亲切的语气,精细的动作;老祖母的神态、性格以及对孙辈那种又是责备,又是疼爱,又是喜悦的复杂心理,都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