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教案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27 18:01: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00字。《包身工》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2、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3、把握课文表现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 
2、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祥略结合。 
3、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点面结合。 
【授课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本世纪初的中国,生活着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他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菜叶,他们的年龄与我们相仿,甚至更小,但他们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他们没有阳光,没有欢笑,甚至他们也不能拥有他们自己――这就是包身工,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起,一个伟大的剧作家一直向人们含泪诉说着包身工的苦难生活—— 
由学生简要讲述“包身工”的含义和“芦柴棒”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疏通字词 
(1)给加黑字注音: 
衍(yǎn)   汀(tīng)  游说(shuì)  辊(gǔn) 
栅(shān) 趾(zhǐ)    骷髅(kū) 
(2)解释下列词语和短语中的加点词: 
吆喝:(大声喊叫) 
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的大权,横行霸道,对人民生命财产随意处置。生,让人活着;杀,叫人死亡;予,给予;夺,剥夺。) 
呻吟:(病痛时口中发出的声音。) 
一听天命:(一,全;听,听凭,听任) 
契据是实:(是,此) 
非特不能赚,还要贴补:(不但) 
2.文体特点 
这是一篇报告文学,是一种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体。 
说它是“报告”,是就题材来说的,它必须选择真人真事的新闻题材,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来说的,它必须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再观生活,如注重选材的生动、形象,布局的精巧。笔调的富有特色等。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