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20字。
散文家谈散文
教学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4、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渗透阅读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见解。
教学难点:
了解散文鉴赏知识。
主备人:黄业祥 复备人:陈万华 任教班级:九(9、12)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作业布置:
《同步导学》本课“基础训练”“能力提升”
教学后记:
本文是对散文作品的评论,首先要了解文体的基本知识;同时,我们应在了解作品表达的内容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欣赏和鉴赏。通过阅读,力求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高度,逐步培养和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通过熟读先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哪些是作者写得好的地方。
其次,阅读文学作品不能盲从,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评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由杜牧的《白鹭》导入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2、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鹭》。
提起郭沫若,我们往往会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凤凰涅槃》、《雷电颂》等作品,这些作品曾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郭老由此而享誉文坛。然而,郭先生的小品文同样别具一格,清新隽永,情趣盎然。我们就看看看他在散文《白鹭》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品读课文
1、朗读课文: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听读过程中,让学生想像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找出能透视全文主旨的句子。
本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首尾呼应,以“诗”作喻写白鹭的美,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诗。
透视全文主旨的句子: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②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语言勾画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