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00字。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
二.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在描述自然美的同时,又表达了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所倾注的强烈感情。学习体会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揣摩词语的搭配。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比喻、比拟的修辞方法。加强朗读训练,背诵精彩篇章。
三. 教学步骤
《春》
(一)解词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本文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地开着的花。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卖弄——炫耀。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烘托——文中是“衬托”的意思。
舒活——舒展,活动。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二)重点句分析
1.《春》结尾三个比喻句的深刻含义
《春》的结尾的三个比喻句非常贴切并富于表现力,它从不同的角度形象地反映了春天的特征:春天刚到人间,给人带来希望,具有“新”的特征;春天装扮了大自然,美化了人间,使人感到活泼可爱,具有“美”的特征;春天有不可遏止的生命力,使人充满活力,具有“力”的特征。这三个比喻句既是对春天的赞美,又形象地揭示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因而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2.《春》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在对春天作了全面细致的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春天独有的特征,描绘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情怀。
文章的第一段突出了“盼”字,以轻快、亲切的笔触,表达了爱之情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第二段总写春回大地“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然后抓住冰雪消融,草木萌发;溪水流下,江水上涨;气温升高,太阳和暖的特点分别用了“朗润”、“涨”、“红”三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物变化。
作者在对春天进行总体观察和勾勒之后,又有顺序地从不同方面分别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表现出春天景物生气勃勃而又多姿多彩的特色。写春草,作者突出的是春草的旺盛生机,不但写了小草的顽强生命力和小草的质地、色泽和长势,还写出的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写春花,由树上写到地面,突出的是百花争春的繁荣景象,作者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描绘出它们的神韵风采。写春风,作者从多方面落笔,突出了春风和暖、清新的特点。作者对春雨的描写,从白天写到夜晚,突出了春雨连绵、轻柔、细密和润泽万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雨的无限喜爱之情。这里,作者还写了在春雨中的人和房屋,烘托了“一片安静而和平”的景象。作者对春天的描绘还体现在对“迎春图”的描写上,表现出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对新的一年充满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