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10个字。
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初探
邹一
摘要: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新课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有效地实施口语交际教学,必须抓住这几个环节,即创设情境,鼓励交际;阅读写作、渗透交际;交际课上,训练交际;社会实践运用交际,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型训练;语言训练;积累运用;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社会交际变得越来越生活化,而口语交际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成了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曾经有人趣言:“当今世界三个宝,口才、金钱加电脑。”其口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写更重要,更实际,更为人们迫切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并且把“口语交际”作为语文课程五方面内容之一,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将来的发展着想的指导思想。
然而,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和落实,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么简单,那么美好。许多老师把它当作教学的附庸,课堂的点缀,甚至眼光从未顾及并正视过它,它成了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项内容。走进课堂,依然只有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惟独没有口语交际教学的一方天地。综合性学习中的口语交际,很多教师更是忽略而过或者只是提一提,说一说,根本不组织收集资料,开展活动。
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升高,越来越不敢说,越来越不想说,越来越不会说,刚入初中时高举的小手消失了,抬头直视的目光不见了,大家低着头,默默地听着,记着,偶尔站起来回答老师提问也是羞羞答答扭扭捏捏,不能启齿,或是憋老半天,涨红了脸,也说不上几句话。这里面固然有学生心理的因素,但绝不能否认忽视口语交际教学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目前语文教学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弊端,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以口语交际训练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转变落后的育人观念
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普遍认识,即说话不用学,生来就会说。教师也不例外,在他们泊头脑深处固守着这一思想,对口语表达常持漠视、甚至轻视的态度。加之传统的“言多必失”、“敏于事,慎于言”、“敏于行,讷于言”等明哲保身思想的影响和束缚,更使教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