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4/6 21:0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写作目的,理解分析文章主旨;
(2)推敲文中过渡语句,理清课文整体思路,并能质疑解难;
(3)结合中心和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4)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把握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情感。
教学重点(1)探讨文章主旨;(2)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1)题目含义的理解;(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语句。
教学设想:本文是鲁迅先生写于1933年2月的一篇文章。它是为纪念左联的五位革命青年遇难两周年而写。写作目的有对反动派残暴罪行的控诉和揭露,有对烈士英勇精神的赞颂,更有自己情感的抒发。因此教学本文,要将情感融于其中。结合单元教学要点研究探讨,深入领会文章要旨,也就是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文章篇幅较长,因此在诵读方面应采用默读的方法。又因第一册学过《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因此可以借助它理解本文。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提出疑问,通过讨论解决疑问,同时在无疑处发现疑问,并通过阅读、思考得以解决,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在他有生之年,无论发生什么重大事情,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用笔作武器,激励革命志士。“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候,他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揭露敌人,唤醒民众;当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的时候,他又一次拿起了战斗的武器,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他的笔像匕首,像投枪,一如他的人生:耿介、正直、嫉恶如仇。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为了忘却的记念》,写于1933年。
二、检查预习,说说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学生此时不能说得很清楚,就可顺势对文章进行探讨)
三、白莽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纯朴、率真的进步青年,是一个追求光明富有才华的青年作家,更是一个坚贞不屈、为自由而献身的革命烈士。
四、柔石是一个怎样的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